[发明专利]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9401.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5G3/04;C05G3/0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磺 土壤改良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腐殖酸的提取、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有机生态肥的制备、复配,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物质组成:100‑150份硫磺粉、20‑25份腐殖酸、30‑35份玉米秸秆生物炭、50‑80份生态有机肥、2‑15份硫酸铝、5‑10尿素、3‑5份磷酸二氢钾、1‑3份钼酸铵、15‑30份磷石膏、3‑10份微生物菌剂、2‑5份保水剂。有益效果为:硫磺基土壤改良剂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持水性与土壤肥力,提高了土壤养分,使其更加适合作物生长,同时改善了土壤的微生物结构,增大了功能菌的含量,是一种高效、持久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剂领域,尤其是涉及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盐碱地在利用过程当中,简单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率在70%—80%,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pH值为7.1—8.5;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pH值9.5以上;pH值介于8.5-9.5的中间地带就是中度盐碱地。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影响盐碱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质地和地下水、河流和海水的影响、耕作管理的不当。我国盐碱土分布区是根据它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变化决定的,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个大类型。
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
现有技术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06278706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硫磺基土壤改良剂,该发明方法中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由35-90%的硫磺、5-60%的通用化肥及2-10%粘接剂组成,该发明的优点是:硫磺含量高、用量少、硫磺的比表面积大吸收转化效果好,而且制备方法简单、加工安全、使用方便;在缺硫的盐碱地,经对种植打瓜、棉花、玉米的对比试验,每亩使用本发明的硫磺基土壤改良剂50-150公斤,可增产12-32%。但是该发明中的土壤改良剂仅仅通过硫磺来升高土壤溶液的pH值,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壤盐渍化,而且该土壤改良剂没有为盐渍化土壤增加必需的腐殖酸、有机质等物质,没有达到肥田、保水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本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经济环保,土壤改良剂能从根本上改良盐渍化土壤,同时还可以提高盐渍化的保水能力与肥力。
本发明中所用到的微生物及其所购买企业为:固氮菌,山西菲尔普斯科技有限公司;光合细菌、放线菌、胶质芽孢杆菌,沧州莱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硫磺基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腐殖酸的提取、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有机生态肥的制备、复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腐殖酸的提取:称取过80-100目且干燥后的风化煤煤样,按固液比1:10-12的比例加入稀盐酸加热煮沸活化,冷却后洗涤沉淀物至中性,再按固液比1:6-8加入0.5-0.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并持续晃动,反应30-45分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过滤;在滤液中加稀盐酸调节pH为2.0-2.3,静置24-36小时,过滤,收集沉淀物干燥至恒重,即得腐殖酸;水溶性腐植酸在土壤中具有大幅度提氮、解磷、促钾的作用,培育土壤肥力,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水溶性腐植酸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酸,阻止土壤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9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