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体乙醇-天然气组合燃料的燃烧炉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37601.4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0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丽萍 |
主分类号: | F23C1/08 | 分类号: | F23C1/08;F23C3/00;F23C5/32;F23C7/00;F23K5/00;F23K5/22;F23L15/04;F24H7/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孙炜 |
地址: | 31805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体 乙醇 天然气 组合 燃料 燃烧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体乙醇‑天然气组合燃料的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所述燃烧炉本体中包括组合燃料燃烧室,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为细端朝下的锥形圆台结构;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下端同轴心设置有火焰喷口,其火焰喷口的喷火方向垂直向上;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上端为排烟壁,所述排烟壁上设置有若干排烟口;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采用锥状圆台形燃烧室,配合乙醇气化锥将普通天然气喷射火焰引导成喇叭状,并贴附于锥形螺旋分布的加热管前进,是火焰加热面积变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体乙醇-天然气组合燃料的燃烧炉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导热油锅炉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热油循环油泵强制介质进行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再返回加热炉重新加热,具有在低的压力下获得高的工作温度,并且能对介质运行进行高精密控制工作;现有的导热油锅炉的燃烧室中主要为简单的助燃空气和燃气混合后喷向燃烧室,由于正常喷射的火焰不能完全均匀的对现有规整圆柱形燃烧室中的加热管加热,造成热量充分利用,同时还会有部分燃气没有完全利用,随烟气排出,造成能源浪费的现象;
同时现有的燃烧炉普片采用的是单一气体燃料,然而乙醇是一种液体可再生能源,迫于液体属性,现有的燃烧炉燃烧室结构无法适应液体乙醇燃料。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体乙醇-天然气组合燃料的燃烧炉,能提高液体乙醇燃烧热量利用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液体乙醇-天然气组合燃料的燃烧炉,包括燃烧炉本体,所述燃烧炉本体中包括组合燃料燃烧室,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为细端朝下的锥形圆台结构;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下端同轴心设置有火焰喷口,其火焰喷口的喷火方向垂直向上;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上端为排烟壁,所述排烟壁上设置有若干排烟口;
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中还包括乙醇气化锥;所述乙醇气化锥外壁呈尖端朝下的圆锥结构;所述乙醇气化锥与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同轴心设置,且所述乙醇气化锥的圆锥尖端.与所述火焰喷口间距设置;所述乙醇气化锥的圆锥底面位于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轴向方向的中部;所述乙醇气化锥至少通过一根支撑杆与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内壁支撑连接;
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内还包括热油加热管,所述热油加热管呈锥形螺旋盘绕状贴附于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的锥形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乙醇气化锥的内部还包括圆锥形乙醇气化腔;所述乙醇气化腔中同轴心于所述乙醇气化锥内部,所述乙醇气化腔下端为尖端;所述乙醇气化腔的圆锥底面处同轴心设置有引火圆盘,所述引火圆盘外轮廓与乙醇气化腔上端轮廓之间形成环形喷火通道,所述乙醇气化腔的腰部内壁设置有一圈水平导流环台,所述导流环台与所述引火圆盘之间形成乙醇蒸汽过渡腔;
还包括乙醇液体导入管;所述乙醇液体导入管与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轴线同轴心设置,所述乙醇液体导入管从所述火焰喷口对侧端向下伸入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中,所述乙醇液体导入管中还设置有单向阀,其单向阀下端为出液端,所述乙醇液体导入管伸入组合燃料燃烧室中的端部为乙醇液体喷出端,其乙醇液体喷出端伸入所述乙醇气化腔中,且所述乙醇液体喷出端位于所述导流环台下方;所述乙醇液体导入管的另一端连接外部的乙醇供给管;所述乙醇供给管的外壁和所述导流环台内壁之间形成乙醇蒸汽引流通道。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乙醇液体导入管同轴心的乙醇导入温度保护管,所述乙醇导入温度保护管的下端伸入所述组合燃料燃烧室中;所述乙醇导入温度保护管为内径大于所述乙醇液体导入管的耐热金属管结构,且所述乙醇导入温度保护管两端封口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丽萍,未经谢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7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