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散焊接头抗拉强度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6487.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星;王文鹏;郎利辉;梅寒;陈杨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件 压强 焊接 进液孔 扩散焊 抗拉强度检测 焊接试件 焊接头 内腔 检测 扩散 记录开始 密封处理 强度检测 真实模拟 致命缺陷 焊接面 可显示 通气 装配 试验 检查 | ||
1.一种扩散焊接头抗拉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准备焊接试件,其中包含带凹槽试件和带进液孔试件,检测计算焊接试件的焊接面积S1,凹槽面积S2;
二、将焊接试件装配好并进行扩散焊,扩散焊后试件应形成内腔且除进液孔外内腔不漏气;
三、准备可显示压强值变化的设备,将进液孔连接到显示压强值变化的设备接头上,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四、由可显示压强值变化的设备,通过进液孔通气或液至内腔,并稳定增加压强,并记录开始突然减小时的压强值P;
五、由公式f=PS2/S1计算扩散焊焊接强度f:
式中:f为焊接强度;P为焊接面脱焊时内腔压强;S1为焊接面积;S2为内腔面积;
六、检测结束后检查焊接面,如果焊接存在致命缺陷则结果无效,否则结果有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和凹槽可以是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64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