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虹膜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3248.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汪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真元生物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N5/374;H04M1/21;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符莹莹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19街坊(和平大道1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虹膜采集 外挂 虹膜镜头 夹持组件 生物识别技术 虹膜图像 镜头 采集 虹膜纹理特征 可见光通过 可见光 摄像头 补光光源 成本问题 复合镜头 虹膜识别 纳米波段 无缝融合 移动应用 有效获取 有效地 主光轴 夹持 清晰 配合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虹膜采集系统,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领域。该虹膜采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与所述移动终端相配合的外挂虹膜镜头。所述外挂虹膜镜头包括:夹持组件和安装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镜头,所述镜头只允许550-700纳米波段的可见光通过。在需要获取虹膜图像时,将所述夹持组件夹持在移动终端上,并使所述镜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的主光轴重叠,以形成复合镜头组。该虹膜采集系统在不外加补光光源的前提下,只利用可见光即可实现对虹膜图像的采集。该外挂虹膜镜头可以有效获取足够清晰的虹膜纹理特征,解决虹膜识别行业在应用中的采集成本问题,还能有效地与移动终端进行结合,做到移动应用和生物识别技术的无缝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虹膜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逐渐成为了用户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等技术手段的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相、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识别和鉴定。相对于通过文字编码的识别技术来说,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的安全性更好,尤其是基于虹膜的识别技术,其利用人体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在理论上具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无可比拟的优点。目前,现有的虹膜图像采集一般采用红外光照明、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完成,且虹膜图像采集补光,多以照明光源放置在眼睛正前方,光源中心与眼睛虹膜切面90度进行补光。而对于现有的移动设备(手机、PC、笔记本等)自带的摄像头采用370-700纳米波段的可见光获取图像和视频,同时由于其对于700纳米以上的红外波段及其他波段的屏蔽,无法进行红外图像的采集。因此,在不外加补光光源的前提下,即在利用自然光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目前的移动设备自带的摄像头采集虹膜图像,便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膜采集系统,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虹膜采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与所述移动终端相配合的外挂虹膜镜头,所述外挂虹膜镜头,包括:夹持组件和安装于所述夹持组件上的镜头,所述镜头只允许550-700纳米波段的可见光通过。在需要获取虹膜图像时,将所述夹持组件夹持在移动终端上,并使所述镜头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的主光轴重叠,以形成复合镜头组。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只允许550-700纳米波段的可见光通过。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包括:平凸透镜、平凹透镜和全凸透镜,光线先经所述平凸透镜的凸面后向所述平凹透镜的中心聚焦,再经所述平凹透镜的凹面射向所述全凸透镜,最后经所述全凸透镜输出平行光,其中,所述平凸透镜、所述平凹透镜和所述全凸透镜中的至少一个元件上涂覆有只允许550-700纳米波段的可见光通过的滤光膜。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镜头还包括:镜片盖,所述镜片盖盖设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上,用于保护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光学元件。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夹持组件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设置于所述壳体端面边缘的外螺纹。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夹持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夹持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镜头,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在移动终端上。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支撑板和固定环,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固定环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环设置有与所述镜头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真元生物数据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真元生物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32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