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内面的喷砂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792.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羽渕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共理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4C3/32 | 分类号: | B24C3/32;B24C9/00;B24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刘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管 管内 材料输送 喷砂装置 负压吸引 密闭状态 喷射装置 吸引装置 上游端 吸引管 下游端 喷砂 喷射 施加 上游 流动 | ||
1.一种管内面的喷砂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被处理管的下游端吸引管内的空气,并从所述被处理管的上游端以密闭状态向管内加压输送研扫材料和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内面的喷砂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直管的所述被处理管的尺寸为:通过对下式中的P、γ、V代入具体数值,且对L、D中的任意一个代入具体数值而得到的D以下或者L以上;
L/D=2P/(0.02×γ×V2)
其中,V在80m/s以上。
3.一种管内面的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引装置,其从被处理管的下游端吸引管内的空气;和
喷射装置,其从所述被处理管的上游端以密闭状态向管内喷射研扫材料和空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内面的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直管的所述被处理管的尺寸为:通过对下式中的P、γ、V代入具体数值,且对L、D中的任意一个代入具体数值而得到的D以下或者L以上;
L/D=2P/(0.02×γ×V2)
其中,V在80m/s以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管内面的喷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装置具备:
混合部,其在相比所述被处理管的上游端更靠近上游侧的位置处将所述研扫材料与所述空气加以混合;
密闭式的供给箱,其用于储存所述研扫材料并向所述混合部供给研扫材料;
加压输送装置,其用于向所述混合部内和所述供给箱内加压输送空气;以及
调节器,其用于控制所述供给箱的内压,以使所述供给箱的内压与所述混合部的内压相等、或者超过所述混合部的内压。
6.一种管内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被处理管的输送线的输入侧和输出侧分别配设有喷砂装置,
配设于输入侧的输入侧喷砂装置具备:
输入侧吸引装置,其从所述被处理管的一端吸引管内的空气;和
输入侧喷射装置,其从所述被处理管的另一端作为旋流而以密闭状态向管内喷射研扫材料和空气;
配设于输出侧的输出侧喷砂装置具备:
输出侧吸引装置,其从所述被处理管的所述另一端吸引管内的空气;和
输出侧喷射装置,其从所述被处理管的所述一端作为旋流而以密闭状态向管内喷射研扫材料和空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内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侧喷砂装置具备:
输入侧供给箱,其位于所述被处理管的所述另一端侧,且用于储存向所述被处理管内供给的研扫材料;和
输入侧接收箱,其位于所述被处理管的所述一端侧,且用于接收从所述被处理管内通过后的研扫材料;
所述输出侧喷砂装置具备:
输出侧供给箱,其位于所述被处理管的所述一端侧,且用于储存向所述被处理管内供给的研扫材料;和
输出侧接收箱,其位于所述被处理管的所述另一端侧,且用于接收从所述被处理管内通过后的研扫材料;
所述输入侧接收箱与所述输出侧供给箱相连接,以便能够将所述输入侧接收箱内的研扫材料输送至所述输出侧供给箱内;
所述输出侧接收箱与所述输入侧供给箱相连接,以便能够将所述输出侧接收箱内的研扫材料输送至所述输入侧供给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共理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共理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7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钩抛丸清理机
- 下一篇:高压水砂混合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