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划线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智能维护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1714.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传江 |
主分类号: | E01C23/00 | 分类号: | E01C23/00;E01C23/06;B25J11/00;E01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划线 聚合物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智能 维护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划线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智能维护机器人,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后端安装有修补装置,所述修补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修补底板,修补底板的后端安装有两个修补调节机构,两个修补调节机构的后端安装有修补上料机构,两个修补调节机构之间安装有修补执行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混凝土道路复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需要人工根据不同道路选择对应的移动设备,需要人工对修复路面上磨损的标线,人工修复标线工作繁琐,人工修补混凝土路面需要人工借助工具多次涂覆混凝土浆料,往复进行划痕与抹平处理等难题,可以实现混凝土起沙路面自动划线与移动修补工序一体化复原施工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划线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智能维护机器人。
背景技术
混凝土路面根据混凝土种类的不然从而形成不同种类的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混凝土路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硅酸盐混凝土路面、石膏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镁质水泥混凝土路面、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树脂混凝土路面、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路面和纤维混凝土路面等。如果混凝土基层表面薄弱在外力的带动下,薄弱的部分脱落基层,导致混凝土的组成流失,面层失去光泽,长期不治理的话还会出现面层缺损、露骨料与起沙等现象,起沙的混凝土路面需要及时进行修补,修补起沙的混凝土路面的同时路面上的标线同时需要修复,人工对混凝土路面进行修补,人工对修补后的路面铺放防护布,但是现有的混凝土道路修复过程中需要人工借助现有的移动设备在路面上进行移动,需要人工根据不同道路选择对应的移动设备,需要人工对修复路面上磨损的标线,人工修复标线工作繁琐,需要根据不同颜色的标线选择不同的工艺,人工修补混凝土路面需要人工借助工具多次涂覆混凝土浆料,往复进行划痕与抹平处理,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划线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智能维护机器人,可以解决现有混凝土道路复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需要人工借助现有的移动设备在路面上进行移动,需要人工根据不同道路选择对应的移动设备,需要人工对修复路面上磨损的标线,人工修复标线工作繁琐,需要根据不同颜色的标线选择不同的工艺,人工修补混凝土路面需要人工借助工具多次涂覆混凝土浆料,往复进行划痕与抹平处理,劳动强度大等难题,可以实现混凝土起沙路面自动划线与移动修补工序一体化复原施工的功能,无需人工操作,且具有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耗费时间短与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划线的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智能维护机器人,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后端安装有修补装置,移动装置可以带动本发明进行移动调节,修补装置可以对起沙的混凝土路面进行修补复原,移动装置与修补装置互配合使用完成混凝土起沙路面自动划线与移动修补工序一体化复原施工的工艺;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底板,移动底板设置有两个移动安装孔,移动底板的下端安装有两个移动辅助机构,两个移动辅助机构对称位于移动底板的前后两侧,移动底板的下端安装有划线机构,两个移动辅助机构可以辅助本发明进行自动化移动,能够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自动化调节到适应的位置,划线机构可以对混凝土路面上磨损的标线进行修复,无需人工借助现有设备进行辅助移动,可以自动修复磨损的标线,能够智能选择标线颜色,划线原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小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不会影响划线原料的使用效果,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所述修补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修补底板,修补底板上通过修补定位架安装有修补框,修补框的上端设置有修补进料口,修补框内放置有修补原料,修补底板的后端安装有两个修补调节机构,两个修补调节机构对称位于修补底板的左右两侧,两个修补调节机构的后端安装有修补上料机构,两个修补调节机构之间安装有安装有修补执行机构,两个修补调节机构可以带动修补执行机构进行前后运动调节,修补上料机构能够进行均匀的上料,修补执行机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刮痕与抹平施工,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传江,未经吴传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17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酸碱合成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