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贷后风险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496.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刘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险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贷款风险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贷后风险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基本把贷款前期的调查和审核工作作为风险控制的重心,却忽略了由于贷款前期信息审核不到位或者欺诈信息贷款后,导致的贷款后期风险。
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贷后管理工作目前还借助于人工发现风险,比如实地调查、电话核实等手段,确认风险后再通过电呼或者短信通知用户,这一管理过程无疑相当冗长且效率低下,导致我国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贷后风险管理的工作困难重重,贷后欺诈、贷款逾期、恶意拖欠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旧频繁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贷后风险控制方法和系统,能够定期查验系统内贷后用户的风险评分,并在发现风险后根据风险评分转交人工决策平台或自动决策平台处理,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处理,有效节约贷后管理人力成本;另外,本发明的评分规则和处理规则可视化,用户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随时调整规则。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及一种贷后风险控制方法,包括:
建立贷后风险控制模型,该贷后风险控制模型包括用户画像、用户资产、用户行为、用户关系图谱和用户风险特征五个子项目,贷后风险控制模型设置有风险评分规则引擎;
提供一用户信息数据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若干个贷款用户的数据信息;
将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逐一导入贷后风险控制模型,经贷后风险控制模型处理分析后,为每个用户生成一统一格式的反映该用户贷后风险管控的数据表和风险评分卡,风险评分卡包括若干项风险类型和对应的风险评分,以及根据风险类型及其对应的风险评分以设定的评分规则计算出的该用户的风险总评分,
1)响应于风险总评分大于等于第一设定阈值,将该用户的数据表和风险评分卡发送至一人工决策平台,人工决策平台响应于接收到任意一个用户的数据信息和风险评分卡,将该用户的数据信息和风险评分卡发送至一指定的客户端;
2)响应于风险总评分小于第一设定阈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将该用户的数据表和风险评分卡发送至一自动决策平台,自动决策平台响应于接收到任意一个用户的数据信息和风险评分卡,根据风险总评分以采用电呼和/或短信的方式通知该用户风险信息;
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
在前述方法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及一种贷后风险控制系统,包括:
贷后风险控制模型,该贷后风险控制模型包括用户画像、用户资产、用户行为、用户关系图谱和用户风险特征五个子项目,贷后风险控制模型设置有风险评分规则引擎;
所述贷后风险控制模型响应于有用户信息导入,处理分析后生成一统一格式的反映该用户贷后风险管控的数据表和风险评分卡,风险评分卡包括若干项风险类型和对应的风险评分,以及根据风险类型及其对应的风险评分以设定的评分规则计算出的该用户的风险总评分;
用户信息数据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若干个贷款用户的数据信息;
用于将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用户逐一引入贷后风险控制模型的模块;
人工决策平台,人工决策平台被设置成响应于接收到任意一个用户的数据信息和风险评分卡,将该用户的数据信息和风险评分卡发送至一指定的客户端;
自动决策平台,自动决策平台被设置成响应于接收到任意一个用户的数据信息和风险评分卡,根据风险总评分以采用电呼和/或短信的方式通知该用户风险信息;
用于响应于风险总评分大于等于第一设定阈值,将该用户的数据表和风险评分卡发送至一人工决策平台的模块;
用于响应于风险总评分小于第一设定阈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设定阈值,将该用户的数据表和风险评分卡发送至一自动决策平台的模块;
所述第一设定阈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
由以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定期查验系统内贷后用户的风险评分,并在发现风险后根据风险评分转交人工决策平台或自动决策平台处理,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处理,有效节约贷后管理人力成本;另外,本发明的评分规则和处理规则可视化,用户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随时调整规则。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准控温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燃气比例阀气振环定位点间距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