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817.0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田原;谭姗姗;刘庆波;张天键;汤振华;李爽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周乃鑫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通道脉冲 自适应补偿 串行脉冲 计算单元 压缩控制 多通道 通道数 自适应 脉压 配置 脉冲压缩模块 数字信号处理 有效降低系统 调整点位置 缓存存储器 初始配置 串行处理 工程实现 脉冲压缩 匹配系数 数据总线 外围电路 压缩操作 指示信号 导引头 低成本 复杂度 计算量 可配置 回波 雷达 采集 传输 压缩 | ||
1.一种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步骤1、通道数配置;
步骤2、根据所述通道数,进行配置回波缓存存储器;
步骤3、匹配系数配置:跟进脉冲压缩模块所处的工作模式,通过数据总线配置匹配系数;
步骤4、距离徙动自适应补偿:所述数据总线将脉冲压缩起始调整点位置传输至脉压计算单元,进行距离徙动自适应补偿;
步骤5、通过串行处理进行多通道脉冲压缩:通过在所述脉冲压缩模块中的可配置FFT模块(32)的初始配置为FFT模式,采集由输入缓存FIFO组(4)输出的指示信号后启动脉压计算单元进行多通道脉冲压缩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压缩模块内设置有通道配置单元(1)、脉压控制单元(2)、脉压计算单元(3)和输入缓存FIFO组(4);
所述通道配置单元(1)和所述脉压控制单元(2)与控制总线通信连接;所述脉压计算单元(3)与数据总线通信连接;所述输入缓存FIFO组(4)与所述通道配置单元(1)连接,所述脉压控制单元(2)与所述脉压计算单元(3)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缓存FIFO组(4)包含有四个输入缓存存储器,分别为第一缓存存储器、第二缓存存储器、第三缓存存储器和第四缓存存储器;
所述第一缓存存储器、所述第二缓存存储器、所述第三缓存存储器和所述第四缓存存储器各自用于传输和路信号、方位差信号、俯仰差信号和保护通道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压计算单元(3)包含匹配系数缓存(31)、数据读取模块(33)、可配置FFT模块(32)和数据缓存器;
所述输入缓存FIFO组(4)接收缓存控制信号,将指示信号和原始信号输出至所述脉压计算单元(3),所述脉压计算单元(3)将脉压数据和通道指示输出至数据总线;
所述数据总线将脉压起始点传输至所述脉压计算单元(3),还将匹配系数传输至所述匹配系数缓存(31)用于后续脉冲压缩复乘运算;所述脉压计算单元(3)将通道读取控制发送至所述输入缓存FIFO组(4)的第一缓存存储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压缩模块内还包含数据流控制模块和复乘缓存存储器;
所述数据流控制模块分别与复乘缓存存储器、可配置FFT模块(32)和所述匹配系数缓存(31)连接,相互之间进行读或写控制;
所述可配置FFT模块(32)与所述复乘缓存存储器连接,接收复乘缓存存储器输出的复乘结果以及所述输入缓存FIFO组(4)存储的AD数据,相应地进行变换;
所述可配置FFT模块(32)通过与所述匹配系数缓存(31)连接,进行IFFT变换的数据输出有效后,读取匹配系数缓存(31)的匹配滤波系数并进行复乘,将复乘结果存入复乘缓存存储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通道数为两通道或四通道;
所述两通道为和通道和方位通道、和通道和俯仰通道、和通道和保护通道中任意一种;
所述四通道包含和通道、方位通道、俯仰通道和保护通道。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多通道串行脉冲压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脉冲压缩模块内的通道配置单元(1)接收控制总线发送的通道数配置指令,根据通道数和缓存控制信号,配置所述输入缓存FIFO组(4)的缓存存储器使用数量,缓存各个通道AD采集数据,直至缓存结束;
缓存结束后,输入缓存FIFO组(4)输出指示信号至脉冲计算单元(3)进行数据有效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8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面舰船目标检测前跟踪方法
- 下一篇: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