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5101.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潘刚;丁兆波;牛旭东;潘亮;马志瑜;卢明;孙纪国;郑孟伟;刘红珍;张晋博;许晓勇;刘倩;孔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9/62 | 分类号: | F02K9/6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承压预燃室 头部 壳体 结构 | ||
1.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二底(2)、燃料集合器(3)、身部(4)和一底(7),顶盖(1)、二底(2)、燃料集合器(3)依次连接,外表形成球面结构,身部(4)置于燃料集合器(3)内侧,身部(4)的上端与二底(2)连接,身部(4)的下端外侧与燃料集合器(3)连接,身部(4)、二底(2)、一底(7)、燃料集合器(3)之间形成燃料腔,顶盖(1)与二底(2)之间形成氧化剂腔;
燃料集合器(3)与二底(2)和身部(4)连接处的壳体较其他处增厚1.2-1.5倍,燃料集合器(3)包络范围内身部(4)的壳体厚度为其他处的0.5-0.75倍;
在燃料集合器(3)包络范围内身部(4)上均匀设置径向通孔,用于使一部分燃料通过径向通孔直接进入燃烧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燃料集合器(3)包络范围内身部(4)上均匀设置的径向通孔呈1-3排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径向通孔呈2-3排时,为交错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剂法兰(5)、燃料法兰(6),氧化剂法兰(5)与顶盖(1)连接,用于向氧化剂腔中供入氧化剂;燃料法兰(6)与燃料集合器(3)连接,用于向燃料腔中供入燃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氧化剂法兰(5)与预燃室中轴线呈30°-6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燃料法兰(6)与预燃室中轴线呈9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顶盖(1)、二底(2)、燃料集合器(3)、身部(4)、氧化剂法兰(5)、燃料法兰(6)材料均为抗拉强度不低于1200MPa的镍基合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球面结构承压不小于2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51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善的润滑性能的活塞总成
- 下一篇:天然气发动机燃料供给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