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电路、胎压监测系统以及胎压监测系统的节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4955.5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剑;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桑莱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路 监测 系统 以及 节电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节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供电电池与监测系统之间设置一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具有一磁控开关,用于控制监测系统的电源导通并且输出高电平信号至胎压监测系统;B)用外部的磁体靠近磁控开关,磁控开关导通并且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通电;C)用外部的磁体靠近磁控开关一定时长,磁控开关输出持续性的高电平至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检测到持续的高电平信号,监测系统断电。本发明可在胎压监测系统全封闭的情况下,实现胎压监测系统的开机和关机,可使胎压监测系统在正式使用前关机省电,提高产品使用时的剩余电量,延长供电电池的更换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关电路、胎压监测系统以及胎压监测系统的节电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装胎压系统主要由胎压监测系统以及胎压接收系统产品组成,胎压监测系统检测胎压并且发送信号至胎压接收系统,胎压接收系统接收胎压监测系统发送的信号并且显示胎压监测结果。
而因胎压监测系统需安装于汽车轮胎上,所以其有防水、防尘的工艺要求,并且胎压监测系统会被制成全封闭式的产品。该胎压监测系统一般包括相连接的供电电池以及监测系统,其在生产封装后,就已通电。而现有的胎压监测系统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实际的汽车安装,再到用户购买使用,中间存在许多环节,使得胎压监测系统在生产之后就一直在内部通电工作,消耗电池的能量,导致用户开始真正使用胎压监测系统时,胎压监测系统产品剩余电量少,大大缩短了电池的更换周期,降低产品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简单、能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的开关电路、胎压监测系统以及胎压监测系统的节电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电路,包括:磁控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二极管、MOS管以及三极管;MOS管的源极、磁控开关的一端以及第一电阻的一端共同连接供电电池的BATT端;磁控开关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阳极共同连接监测系统的DET端;MOS管的漏极与二极管的阴极共同连接监测系统的VCC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同时连接MOS管的栅极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监测系统的CT端;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电阻之间并联接地的第一电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MOS管的漏极和二极管的阴极与监测系统的VCC端之间同时并联接地的第二电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二极管的阳极与监测系统的DET端之间并联接地的第三电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胎压监测系统,包括:供电电池、监测系统以及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分别与供电电池及监测系统电性连接;供电电池用于为监测系统提供电源;开关电路用于控制监测系统的电源通断。其开关电路与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开关电路结构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节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供电电池与监测系统之间设置一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具有一磁控开关,用于控制监测系统的电源导通并且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监测系统;
B)用外部的磁体靠近磁控开关,磁控开关导通并且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监测系统,监测系统通电;
C)用外部的磁体靠近磁控开关一定时长,磁控开关输出持续性的高电平至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检测到持续的高电平信号,监测系统断电。
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在胎压监测系统产品全封闭的情况下,实现胎压监测系统的开机和关机,设计简单,可使胎压监测系统在正式使用前关机省电,提高胎压监测系统产品正式使用时剩余电量,延长其电池的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桑莱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桑莱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