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3602.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晶;刘盛堂;岳文博;张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10/052;H01M4/583;H01M4/62;H01M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张函;王春伟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与介孔二氧化锡的复合物及单质硫,所述介孔二氧化锡沉积于所述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上,所述介孔二氧化锡的介孔内含有单质硫。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还原态氧化石墨烯可以提供良好的导电基底,一方面提高活性材料硫的导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介孔二氧化锡均匀分散。介孔二氧化锡具有大的表面积的孔结构,既适于捕获多硫化物,也有利于多硫化物在复合物中的沉积。基于这种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极大地减弱了多硫化物的穿梭,减少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库伦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硫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锂硫电池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mA·h/g)是常规二次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3-5倍,且所用的材料单质硫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就其电池材料成本相比,远远低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所用材料。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电子耗能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储能设备来满足需求,锂硫电池是最有希望产业化的下一代二次电池。
然而,传统锂硫电池(都是采用碳硫复合材料作为正极)虽然有具有上述优点,但是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自身存在强的自放电,充放电过程库伦效率低,容量衰减快等问题,限制了锂硫电池的产业化。而带来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是限制锂硫电池产业化的三个主要原因为:
(1)导电性差,在室温下,单质硫以及放电终产物Li2S、Li2S2是电子和离子的绝缘体,电导率非常低。;
(2)穿梭效应显著,导致库伦效率低,容量衰减严重,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在正极的活性物质硫单质会转化为高聚态多硫化锂(Li2Sn,4≤n8),该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在两极之间产生浓度梯度差,并迁移到负极,在负极被还原成低聚态多硫化锂后,在负极聚集,再迁移到正极,这样循环的过程被称为“穿梭效应”,对锂硫电池的持久性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不仅会降低正极材料中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还会使Li2S和Li2S2沉积在负极表面,阻止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3)体积变化大,电池活性物质硫单质的密度为2.07g/cm3,而放电终产物Li2S的密度只有1.66g/cm3,当硫单质被还原为Li2S时,体积会膨胀至原来体积的179%,而长时间的循环后,体积的反复变化会导致电极结构的坍塌,最终造成电池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至少用于解决传统的锂硫电池穿梭效应显著的问题。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与介孔二氧化锡的复合物及单质硫,所述介孔二氧化锡沉积于所述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上,所述介孔二氧化锡的介孔内含有单质硫。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介孔包括开放式的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醇与水形成的混合溶剂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分散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大科技园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3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测量树木直径生长量的简易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瓦灰鸡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