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锌管用带钢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3440.3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丽;杨志刚;陈四平;韩伟旗;朱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6 | 分类号: | C22C38/16;C22C38/14;C22C38/04;C22C38/02;C22C33/04;B21C3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5400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带钢 光洁度 成分重量百分比 氧化铁皮层 镀锌层 除鳞 钢化 卷取 避开 生产 | ||
一种镀锌管用带钢的生产方法,所述镀锌管用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C:0.04‑0.12%,Mn:0.30‑0.60%,Si:≤0.04%,P:0.025‑0.045%,S:≤0.020%,Als:0.010‑0.050%,As:≤0.010%,Ti:0.010‑0.030%,Cu:0.01‑0.14%,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之杂质。本发明准确确定C、Si、As、P、Ti等元素的含量,避开影响镀锌质量的化学成分范围,消除化学成分对镀锌层暴突、过厚等不利影响;通过严格控制钢中As含量、增加除鳞道次、降低卷取温度等手段,有效降低带钢表层氧化铁皮层的厚度,提高了带钢表层的光洁度,达到提高镀锌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钢生产方法,特别是可以提高镀锌层质量的镀锌管用带钢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镀锌钢管为表面镀有锌层的焊接钢管。通过镀锌可增加钢管的抗腐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镀锌管的用途很广,除作输水、煤气、油等一般低压力流体的管线管外,还用作石油工业特别是海洋油田的油井管、输油管,化工焦化设备的油加热器、冷凝冷却器、煤馏洗油交换器用管,以及栈桥管桩、矿山坑道的支撑架用管等。目前,高速路护栏支柱也广泛采用镀锌管制作。镀锌管用钢通常采用低碳钢,钢铁生产企业将制备的低碳钢热轧卷板制管后发至下游客户,再由下游客户进行镀锌处理。根据下游客户的反馈意见,按照常规工艺生产的镀锌管用带钢在进行热浸镀锌过程中,普遍存有镀锌不均匀、镀锌层过厚等现象。究其原因,镀锌管原料用带钢存有表面粗燥、氧化铁皮厚度等问题,此外,镀锌管用钢的化学成分配比也会对镀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镀锌管用带钢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改变成分设计及轧制方法,制备出表层光洁度高、氧化铁皮层薄、符合高质量镀锌要求的镀锌管用带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镀锌管用带钢的生产方法,所述镀锌管用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如下:C:0.04-0.12%,Mn:0.30-0.60%,Si:≤0.04%,P:0.025-0.045%,S:≤0.020%,Als:0.010-0.050%,As:≤0.010%,Ti:0.010-0.030%,Cu:0.01-0.14%,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之杂质。
上述镀锌管用带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铸造、热轧、卷取,热轧工序中粗轧采用三道次除鳞,除鳞压力≤20Mpa;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60℃;卷取温度控制在590~620℃。
上述镀锌管用带钢的生产方法,转炉冶炼终点温度控制在1620-1640℃,控制P≤0.045%,S≤0.020%;出钢过程添加铝料脱氧,加中碳锰铁,炉后定氧,钢中〔O〕≤30ppm,保证总软吹时间≥10分钟。
本发明针对常规镀锌管用带钢表面质量差、镀锌层厚且不均匀的问题进行了改进。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试验,准确确定C、Si、As、P、Ti等元素对镀锌的影响,避开影响镀锌质量的化学成分范围,降低钢中C、Si元素含量,控制钢中P、Ti元素含量,消除化学成分对镀锌层暴突、过厚等不利影响;同时通过严格控制钢中As含量、增加除鳞道次、降低卷取温度等手段,有效降低带钢表层氧化铁皮的厚度,提高了带钢表层的光洁度,从而降低镀锌层厚度,提高了镀锌的均匀性。对比数据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带钢表层光洁度明显提高,带钢表层氧化铁皮厚度减薄2-3倍,镀锌后镀锌层厚度可达到200μm以下,且各项物理性能满足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表层组织图片;
图2为常规对比例表层组织图片;
图3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产品镀锌后的镀锌层厚度图片;
图4为采用常规对比例产品镀锌后的镀锌层厚度图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氧化铁皮厚度图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3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