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太阳能支架制备的组合紧固件一体化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2981.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3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迮才中;陶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酉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太阳能 支架 制备 组合 紧固 一体化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设备制备技术,具体的,其展示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制备的组合紧固件一体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清洁能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太阳能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之一,进而太阳能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太阳能支架是太阳能设备的支撑部件,在太阳能支架制备过程中,其中间产品需使用紧固件,现阶段采用分别加工紧固定所包含的部件,后通过点焊焊接获得,加工工艺繁杂,生产效率低,同时点焊工艺不稳定,焊接强度要求较高,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制备的组合紧固件一体化生产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制备的组合紧固件一体化生产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制备的组合紧固件一体化生产方法,包括如此步骤:
S1)按照产品规格,选取棒料,以预留余量1.5-3mm为基准进行初次加工;
S2)进行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1.8-2.2mm;
S3)选取一端基准面,进行冷镦加工,获得左端平台;
S4)加工左端平台平面,并定义为后续加工基准面,并以后续加工基准面为基准,加工整形左端平台至生产所需;
S5)以后续加工基准面为基准,划定右侧端面定义面;
S6)加工锥形槽,所述锥形槽底端以所述右侧端面定义面为准;
S7)加工获得右端平台;
S8)以后续加工基准面为基准,进行右端平台修整;
S9)以后续加工基准面为基准划定前侧定位孔中心,并加工获得前侧定位孔;
S10)以后续加工基准面和前侧定位孔互为基准,划定后侧腰形孔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划定后侧腰形孔轮廓,并加工获得后侧腰形孔。
进一步的,步骤2)渗碳处理后需置于露天2-5天以进行应力释放。
进一步的,步骤3)、8)于数控加工中心或加铣床上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7)于冲床上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9)于钻床上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10)通过线切割方式或于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方式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且对产品使用无丝毫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展示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制备的组合紧固件一体化生产方法,包括如此步骤:
S1)按照产品规格,选取棒料,以预留余量1.5mm为基准进行初次加工;
S2)进行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1.8mm;
S3)选取一端基准面,进行冷镦加工,获得左端平台1;
S4)加工左端平台1平面,并定义为后续加工基准面11,并以后续加工基准面11为基准,加工整形左端平台1至生产所需,如图1所示;
S5)以后续加工基准面11为基准,划定右侧端面定义面2,如图2所示;
S6)加工锥形槽21,锥形槽底端21以右侧端面定义面2为准;
S7)加工获得右端平台3,如图3所示;
S8)以后续加工基准面11为基准,进行右端平台3修整;
S9)以后续加工基准面11为基准划定前侧定位孔4中心,并加工获得前侧定位孔4,参照图4;
S10)以后续加工基准面11和前侧定位孔4互为基准,划定后侧腰形孔5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划定后侧腰形孔5轮廓,并加工获得后侧腰形孔5,参照图5。
步骤2)渗碳处理后需置于露天2-5天以进行应力释放。
步骤3)、8)于数控加工中心或加铣床上进行。
步骤7)于冲床上进行。
步骤9)于钻床上进行。
步骤10)通过线切割方式或于数控加工中心加工方式获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展示一种用于太阳能支架制备的组合紧固件一体化生产方法,包括如此步骤:
S1)按照产品规格,选取棒料,以预留余量2mm为基准进行初次加工;
S2)进行渗碳处理,渗碳层深度2mm;
S3)选取一端基准面,进行冷镦加工,获得左端平台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酉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酉立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2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马达缸体配油盘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点焊夹具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