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新风系统调节风量的方法和可调节进风量的新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8823.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8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4 | 分类号: | F24F11/74;F24F11/64;F24F11/32;F24F1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唐维铁 |
地址: | 03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系统 压差 进风量 室内外 预设 压差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可调节 室内 室外 大小调节 进风管道 改变量 响应 风量 测量 新风 检测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调节新风系统进风量的方法和可调节进风量的新风系统。其中,新风系统包括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和室外的压差,一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室外,线路经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通向室内,另一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室内,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室内外具有初始压差,检测室内外的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量是否超过预设变化阈值,其中,初始压差为在预设范围内波动的稳定压差;响应于室内外的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超过预设变化阈值,根据压差改变的大小调节进风量。该实施方式可以提高新风系统供给新风的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风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新风系统调节风量的方法和可调节进风量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它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一般地,新风系统采用高风压、大流量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过滤、灭毒、杀菌、增氧、预热(冬天)等中的至少一种操作。一旦室内对室外等压或形成负压,室外的脏空气就会很容易渗入室内,造成污染。而实际应用中,开门、开窗、其他空气循环系统(例如抽油烟机等)打开,都可能造成室内对室外等压或形成负压的情况。因此,需要在室内对室外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及时提供对策,以提高新风系统供给新风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新风系统调节风量的方法和新风系统,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系统调节风量的方法,其中,新风系统包括压差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和室外的压差,一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室外,线路经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通向室内,另一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室内,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室内外具有初始压差,检测室内外的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量是否超过预设变化阈值,其中,初始压差为在预设范围内波动的稳定压差;响应于室内外的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超过预设变化阈值,根据压差改变的大小调节进风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调节后的进风量检测室内和室外的压差与所述初始压差的差值;响应于该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将进风量调节至初始进风量,其中,初始进风量包括调节前的进风量;或者,响应于该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而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发出第一提醒;或者,响应于该差值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发出第二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提醒包括排风扇或油烟机被打开的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提醒包括门或窗被打开的提醒。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与进风口或出风口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稳定压差包括:当室内外的压差在预设范围内波动时,连续多个压差测量值的平均值,或者对连续时间段内压差测量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的压差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进风量的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包括:压差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和室外的压差,安装时一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室外,线路经所述新风系统的进风管道通向室内,另一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室内;检测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室内外具有初始压差,检测室内外的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是否超过预设变化阈值,其中,所述初始压差为在预设范围内波动的稳定压差;调节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室内外的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超过预设变化阈值,根据所述压差改变的大小调节进风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彩云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8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雾霾新风净化加氧室内控制机
- 下一篇:建筑排风系统终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