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控制方法、控制器、控制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6383.6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枫;黄勇斌;徐艳强;姜文华;张艳丽;钟洪波;熊伟;廖冬琴;吕华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 方法 控制器 控制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应用于汽车上的空调,该空调包括蒸发器、风门和设置在仪表板上的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车内的温度,当车内的当前温度与当前设定温度不同时,获取当前设定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当前环境阳光强度、所述车内的当前温度和蒸发器的当前温度;
根据整车模拟试验得到的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计算所述风门的目标开合度,其中,所述设定温度为用户对所述空调的设置温度,所述第一关系式包括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环境温度、环境阳光强度、车内的起始温度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关系式包括所述风门的开合度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温度、所述蒸发器出口的温度的关系;
调整所述风门的开合度至所述目标开合度,以使所述车内的温度从所述车内的当前温度调整至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其中,
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TAO=A×TEST-B×TR-C×TAM-D×TS+E;
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其中:TAO表示空调出风口的温度;SW表示风门的开合度;TEST表示设定温度;TR表示车内的温度;TAM表示车外温度;TS表示环境光照强度;TE表示蒸发器出口的温度;A至H为常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第一关系式和所述第二关系式的步骤包括:
在恒定风速下启动所述空调,分别在多个不同试验条件下监测车内的温度变化,当在当前条件下,车内的温度从起始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记录当前试验条件、空调出风口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的温度,其中,所述试验条件包括车内的起始温度、风门开合度、设定温度、环境温度、环境阳光强度;
绘制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温度与所述起始温度、设定温度、环境温度、环境阳光强度的第一关系曲线,并将所述第一关系曲线转化为公式,以得到所述第一关系式;
绘制所述风门的开合度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温度和所述蒸发器出口的温度的第二关系曲线,并将所述第二关系曲线转化为公式,以得到所述第二关系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内的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空调的工作模式是否为自动模式;
若是,执行获取车内的温度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与风门连接的风门调节伺服电机,所述控制所述风门的当前开合度为所述目标开合度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风门调节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风门转动直至所述风门的开合度的为所述目标开合度。
5.一种空调控制器,应用于汽车上的空调中,该空调包括蒸发器、风门和设置在仪表板上的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该空调控制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内的温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车内的当前温度与当前设定温度不同时,获取当前设定温度、当前环境温度、当前环境阳光强度、所述车内的当前温度和蒸发器的当前温度;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整车模拟试验得到的第一关系式和第二关系式,计算所述风门的目标开合度,其中,所述设定温度为用户对所述空调的设置温度,所述第一关系式包括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温度与设定温度、环境温度、环境阳光强度、车内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所述第二关系式包括所述风门的开合度与所述空调出风口的温度、蒸发器出口的温度的关系;
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风门的开合度至所述目标开合度,以使所述车内的温度从所述车内的当前温度调整至所述当前设定温度;其中
所述第一关系式为:
TAO=A×TEST-B×TR-C×TAM-D×TS+E;
所述第二关系式为:
其中:TAO表示空调出风口的温度;SW表示风门的开合度;TEST表示设定温度;TR表示车内的温度;TAM表示车外温度;TS表示环境光照强度;TE表示蒸发器出口的温度;A至H为常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的工作模式是否为自动模式;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空调的工作模式为自动模式时,获取车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63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