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泳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5846.7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袁振亮;谢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22 | 分类号: | C25D1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詹权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泳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电泳工装。
背景技术
电泳又名—— 电着(著),泳漆,电沉积。创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福特汽车公司先应用于汽车底漆。由于其出色的防腐、防锈功能,很快在军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才应用到日用五金的表面处理。由于其优良的素质和高度环保,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油漆喷涂。
在汽车领域,电泳时通常是针对大部件,当对小部件进行电泳时,只是将所有小部件自由地置于电泳框中,再将电泳框置于电泳池中,虽然最后所有小部件的表面均能被电泳到,但是,在叠合部分,其电泳效果明显低于未叠合部分,并且如果要将叠合部分同样电泳到,花费的时间长。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有的公司采用不同的定位机构对工件进行定位,虽然能避免小部件与小部件之间的叠合,但仍无法避免定位机构与小部件之间的叠合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电泳工装,比较实用、完美和方便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泳效果好、电泳效率高、便于卸料的新型电泳工装。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泳工装,包括电泳框,所述的电泳框的框架之间通过壳拆卸的滤塑料网封闭,在电泳框内部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挂钩单元;
所述的挂钩单元包括横杆、竖杆和挂钩,横杆水平设置在电泳框上,多个竖杆吊挂在横杆上,竖杆上均匀地设置多个挂钩,每个挂钩的中设置有三个弯形的钩子,三个弯形钩子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的电泳框上沿其侧面位置设置有多个竖直柱,前有对称的竖直柱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杆,每个横杆的端头均与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竖直柱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中过盈配合有外套环,外套环中放置有内套环,内套环和外套环之间设置有弹簧;
所述的竖直柱的下端铰接在电泳框上,竖直柱的上端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电泳框上端面处。
所述的内套环和外套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多个弹簧沿内筒环的截面圆径向设置。
所述的电泳框置于电泳池中,超声波发生器固定在电泳池上,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竖直设置且通过连接件与横杆的端头相连。
所述的电泳框的四角位置处还设置有吊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电泳效果好、电泳效率高、便于卸料。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挂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竖直柱的示意图;
图中,1—电泳框,2—横杆,3—挂钩,4—竖直柱,5—竖杆,6—外套环,7—内套环,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电泳工装,包括电泳框1,所述的电泳框1的框架之间通过壳拆卸的滤塑料网封闭,在电泳框1内部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挂钩单元;
所述的挂钩单元包括横杆2、竖杆5和挂钩3,横杆2水平设置在电泳框1上,多个竖杆5吊挂在横杆2上,竖杆2上均匀地设置多个挂钩3,每个挂钩3的中设置有三个弯形的钩子,三个弯形钩子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的电泳框1上沿其侧面位置设置有多个竖直柱4,前有对称的竖直柱4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杆2,每个横杆的端头均与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竖直柱4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中过盈配合有外套环6,外套环6中放置有内套环7,内套环7和外套环6之间设置有弹簧8;
所述的竖直柱4的下端铰接在电泳框1上,竖直柱4的上端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电泳框1上端面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套环7和外套环6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8,多个弹簧8沿内筒环7的截面圆径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泳框1置于电泳池中,超声波发生器固定在电泳池上,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竖直设置且通过连接件与横杆2的端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泳框1的四角位置处还设置有吊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5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莲藕分拣上料及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转动的电泳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