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二次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4693.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1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云;赵文军;康丽;张志;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4G5/00 | 分类号: | G04G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时 二次设备 自适应 频率描述 串行口 高电平 电网 整定 串口 报文格式 标准报文 测定设备 长度确定 电力系统 读取设备 接收报文 判断设备 设备运行 时间报文 时间格式 通过设备 现场调试 校时信号 波特率 低电平 对设备 秒脉冲 脉冲 报文 校时 解析 预防 | ||
本发明涉及电网二次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网二次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读取设备校时信号高电平的时间间隔,测定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判断属于分脉冲对时方式或秒脉冲对时方式;若变化的时间间隔为9毫秒到11毫秒,则属于IRIG‑B(DC)对时方式;通过设置不同的波特率后打开串口,判断设备是否属于报文对时方式;通过设备接收报文长度确定为串行口标准报文时间格式或带频率描述的串行口时间报文格式,按照带频率描述报文格式对设备进行解析对时。本发明在不整定任何参数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对时方式自适应校时,该方法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现场调试效率,同时也可以预防现场的误整定,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网二次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设备都需要接入时间信号,对装置进行准确的校时。目前常用的校时方式包含脉冲对时、IRIG-B(DC)码对时、串行口报文对时。而每种对时方式又有多种参数,例如脉冲对时包括秒脉冲、分脉冲;而串行口报文对时参数更多,《DL/T 1100.1-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规定了该类对时方法的基本要求,其中串行口参数波特率允许使用1200bit/s,2400 bit/s,4800 bit/s,9600 bit/s,19200 bit/s。随着需要校时设备数量和时钟的种类逐渐增多,在现场逐台配置被校时设备的参数将是一件及其繁琐的事情,因而需要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实现多类型对时方式的自适应,以减少现场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电网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不同类型对时方式不同的电气特性,实现在不整定任何参数的前提下实现不同对时方式自适应校时,该方法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现场调试效率,同时也可以预防现场的误整定,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网设备自适应对时方法,其中,包括有以下步骤:
S1:读取设备校时信号高电平的时间间隔,测定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以及高电平持续的时间;
S2:步骤S1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59秒到61秒之间,则属于分脉冲对时方式,按照分脉冲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3;
S3:步骤S2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900毫秒到1100毫秒之间,则属于秒脉冲对时方式,按照秒脉冲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4;
S4:步骤S3完成后,若设备连续多次从低电平到高电平变化的时间间隔为9毫秒到11毫秒之间,则属于IRIG-B(DC)对时方式,按照IRIG-B(DC)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校时,否则,进行步骤S5;
S5:步骤S4完成后,按照报文校时方式对设备进行判断,通过设置不同的波特率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正常接收数据,则设备属于报文对时方式,则进行步骤6;若不能,则等待1秒钟,重新进行S1;
S6:步骤S5完成后,若设备接收报文长度为每帧报文23字节,则为串行口标准报文时间格式,按照标准格式对设备进行报文解析对时;若接收报文长度为每帧报文36字节,则为带频率描述的串行口时间报文格式,按照带频率描述报文格式对设备进行解析对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5中,实现串口参数自适应的对时方式,包括有以下步骤:
S51:设置波特率为96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2;
S52:设置波特率为4800 bit/s后打开串口,若设备能否正常接收数据且数据中包含”#”,则属于报文对时方式,若不能,进行步骤S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差动装置控制的时间运行等式机构
- 下一篇:一种急诊护理多功能医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