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4263.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3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庭超;张伟伟;潘湘斌;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林俭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植入 系统 | ||
1.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包括夹持装置、穿刺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导管,所述推送导管沿轴向设有多个贯通的内腔,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推杆及用于配合夹持瓣叶的远端夹头和近端夹头,所述近端夹头设置在所述推送导管的远端,所述远端夹头设置在所述夹持推杆的远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推杆活动地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的大致中心轴处,所述穿刺装置包括至少一对穿刺推杆及分别设于所述穿刺推杆远端的穿刺针头,所述穿刺推杆活动地穿装在所述推送导管中且关于所述夹持推杆呈对称设置,所述近端夹头的夹持面与所述远端夹头的夹持面相互贴合,所述远端夹头的夹持面为由远端向近端凸出的圆锥形表面,所述近端夹头的夹持面为由远端向近端凹入的圆锥形表面;
所述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对人工腱索,每根所述人工腱索均包括一段具有柔性的腱索主体,所述腱索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穿刺针头不可拆卸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头的远端为锥形的直尖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管的直径范围为10mm至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腱索主体容置于所述夹持推杆及所述远端夹头中,所述固定件容置于所述远端夹头中,且每个所述固定件的近端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穿刺针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推杆中沿轴向设有人工腱索通道,所述远端夹头中设有人工腱索收容腔,所述人工腱索收容腔贯通至所述远端夹头的近端面,所述人工腱索通道与所述人工腱索收容腔相连通,所述腱索主体收容于所述人工腱索通道及所述人工腱索收容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夹头的近端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固定件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与所述人工腱索收容腔之间轴向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腔的形状与所述固定件的形状相配合,且所述固定腔的内切圆的直径大于所述人工腱索收容腔的外接圆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腱索主体上还套设有防滑件,所述防滑件设有与瓣叶贴合的贴合面,所述防滑件沿所述腱索主体的轴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夹头中设有人工腱索收容腔,所述远端夹头的夹持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固定件的固定腔及用于收容所述防滑件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人工腱索收容腔之间径向连通,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固定腔之间径向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还包括夹持辅助装置;所述夹持辅助装置包括活动地穿装于所述推送导管中的至少两个夹持辅助臂及分别设于所述夹持辅助臂远端的夹持辅助件;所述至少两个夹持辅助臂关于所述夹持推杆呈对称设置;所述夹持辅助件由弹性和/或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夹持辅助臂推动与其相连的所述夹持辅助件从所述推送导管远端或所述夹持装置远端穿出,所述夹持辅助件与所述夹持装置配合夹持瓣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导管内沿轴向设有辅助臂收容腔,所述辅助臂收容腔的远端部的轴向与所述推送导管的轴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20-15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侧人工腱索植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辅助件由不透射X射线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2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