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冒口砂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1121.0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1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共享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B22C9/08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学强;罗满 |
地址: | 641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冒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冒口砂芯,包括砂芯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芯本体内的暗冒口,所述砂芯本体上开有通达暗冒口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有用于封闭插槽的侧芯板。具有上述结构的暗冒口砂芯,通过在砂芯本体上开设与暗冒口相通的插槽,使得暗冒口形成通路,便于通过吹气等方式进行残料的清理。其操作方便,清砂效果显著,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暗冒口的砂芯。
背景技术
在铸造工序中,金属液浇注入铸型后,由于冷却凝固,由液态转为固态,产生体积收缩。当体积收缩得不到金属液补充时,在凝固后铸件内模数较大的部位会产生缩孔和缩松。对于那些体积收缩较大的铸造合金,这种缺陷经常发生。缩孔和缩松会降低铸件的致密性、减小铸件的有效截面积,使力学性能大大降低,因此必须设法控制凝固,防止缺陷产生。
使用冒口是目前在铸造行业中控制凝固、补偿收缩的最有效、最普及的工艺措施。冒口根据其顶部是否被型砂所覆盖可以分成明冒口和暗冒口,明冒口因为需要从外面添加覆盖剂,所以为圆柱管形或者圆锥管形,暗冒口因为在砂型内部不需要外加覆盖剂。
而在现有3D打印砂芯的工艺中,使用暗冒口时,砂芯清砂有一定难度,涂料容易堆积,影响暗冒口的补缩作用,容易发生夹砂、冲砂以及呛火等情况,最终会影响铸件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暗冒口砂芯,便于清理暗冒口中的残余物料。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暗冒口砂芯,包括砂芯本体以及设置在砂芯本体内的暗冒口,所述砂芯本体上开有通达暗冒口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有用于封闭插槽的侧芯板。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侧芯板设置在暗冒口的顶部并与暗冒口顶面平行。避免侧芯板收到铁水压力的影响,如果设置在侧面容易被压力压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侧芯板的面积大于暗冒口顶面的面积。使得原本淤积在暗冒口顶部的残料很容易通过插槽被排出砂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侧芯板的面积范围超出暗冒口顶面5-10m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侧芯板厚度为20-30mm。侧芯板的厚度与插槽的高度吻合,将其设置为20-30mm之间,使其在方便清除残料的同时不影响整个砂芯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侧芯板为矩形。侧芯板的形状选用规则的矩形,方便后期推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侧芯板尾端设置有与插槽配合的卡位台阶。插槽外沿处也设置有台阶,其相互卡接用于定位和连接。侧芯板插入插槽后,其尾端与砂芯本体齐平,不影响砂芯的外形。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暗冒口砂芯,通过在砂芯本体上开设与暗冒口相通的插槽,使得暗冒口形成通路,便于通过吹气等方式进行残料的清理。其操作方便,清砂效果显著,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横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1侧芯板、2砂芯本体、3暗冒口、4卡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砂芯本体2以及设置在砂芯本体2内的暗冒口3,所述砂芯本体2上开有通达暗冒口3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有用于封闭插槽的侧芯板1。侧芯板1设置在暗冒口3的顶部并与暗冒口3顶面平行。侧芯板1的面积大于暗冒口3顶面的面积。最好侧芯板1的面积范围超出暗冒口3顶面5-10mm。侧芯板1厚度为20-30mm。侧芯板1为矩形,其尾端设置有与插槽配合的卡位台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共享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共享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1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