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辊磨床的磨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9280.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兴;陈斌;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永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5/37;B24B57/0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邓娜 |
地址: | 2144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磨削 砂轮 轧辊磨床 磨削液 中心孔 加工 磨床 机床技术领域 超精细加工 工件表面 工件主轴 降温处理 精密外圆 两端加工 磨削表面 磨削加工 生产效率 对轧辊 抛光 进给 颈处 两组 装夹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机床技术领域的一种轧辊磨床的磨削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将工件的两端加工出中心孔,并两组中心孔处各安装一个顶尖;S2:在精密外圆磨床上利用砂轮对工件主轴的前后颈处作超精细加工;S3: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S4:在加工过程中利用磨削液对工件和轧辊的表面进行降温处理,随后进行工件的清磨处理;S5:磨削完毕后,将砂轮向轧辊压进,但不作进给,对轧辊进行抛光,以进一步提高磨削表面质量,本发明加工方法简单,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采用磨削液对工件和轧辊进行降温,保证了加工的顺利进行,工件的装夹方便,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轧辊磨床的磨削方法。
背景技术
轧辊磨床时工业生产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生产设备,它主要用于磨削轧制机中的各种具有中凸度的圆柱体轧辊。轧辊磨床属于大型精密加工机床,是金属板带、箔材加工企业的关键设备。高质量的金属板、带、箔材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轧辊,而轧辊的质量是由精密轧辊磨床保证的。近年来,随着冶金、造纸、印染行业的迅速发展,轧辊磨削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轧辊磨床的磨削精度就成为金属板类加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轧辊磨床的磨削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磨床的磨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辊磨床的磨削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工件的两端加工出中心孔,并两组中心孔处各安装一个顶尖,使工件与主轴同步旋转;
S2:在精密外圆磨床上利用砂轮对工件主轴的前后颈处作超精细加工,其磨削量为0.05mm,磨后圆度和圆柱度误差控制在0.002mm以内,其表面粗糙度为Ra0.02μm;
S3:在工件的左右辊颈处安装支撑架,同时驱动电机使工件旋转,轧辊进入工作区域,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
S4:在加工过程中利用磨削液对工件和轧辊的表面进行降温处理,随后进行工件的清磨处理,直至轧辊与工件表面产生的火花消失后停止;
S5:磨削完毕后,将砂轮向轧辊压进,但不作进给,对轧辊进行抛光,以进一步提高磨削表面质量。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顶尖采用弹性顶尖,可使工件受热后自由伸长,减少其弯曲变形。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砂轮的线速度为20--25m/s,砂轮的纵向进给量为80--400mm/min,砂轮的横向进给量为0.003mm。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支撑架与工件的左右辊颈连接处垫有多片蝶形弹簧,以减缓工件两端的驱动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轧辊的旋转线速度为20--30m/min,轧辊的进给量为100--200mm/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磨削液采用磁辊式过滤装置和纸带过滤装置对磨削液进行两级过滤,过滤后的磨削液在磨削液箱中进行沉淀,循环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加工方法简单,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采用磨削液对工件和轧辊进行降温,保证了加工的顺利进行,工件的装夹方便,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永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永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9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