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霉素酰化酶制剂及固定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8186.X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6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宗敏华;黄子轩;娄文勇;熊隽;尹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2 | 分类号: | C12N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霉素 酶制剂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青霉素酰化酶制剂及固定化方法。所述固定化方法为:(1)在室温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氢氧化钾水溶液滴加入四羟甲基氯化磷水溶液中,得到含有三羟甲基磷的混合液;(2)将磁性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步骤(1)的含有三羟甲基磷的混合液中,室温搅拌1‑30min,离心洗涤,得到处理后的磁性纤维素纳米晶;(3)将青霉素酰化酶稀释在pH为6‑11的缓冲溶液中,得到酶溶液;(4)将处理后的磁性纤维素纳米晶加入酶溶液中,室温固化,得到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即青霉素酰化酶制剂。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酶活回收率高,酶的负载率高,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方法及酶制剂。
背景技术
纤维素纳米晶(CNC)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纳米材料,其是纤维素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酸水解得到的长度为50-1000nm、宽度为5-30nm的棒状晶体。纤维素纳米晶在溶液中极为稳定,难以分离。将磁性四氧化三铁引入纤维素纳米晶准备得到的磁性纤维素纳米晶在磁场作用下可与液相快速分离。
磁性纤维素纳米晶具有高结晶度、高聚合度、高亲水性、高机械强度、高生物相容性、高比表面积、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具有很大的作为酶的固定化载体的潜力。
目前磁性纤维素纳米晶固定化酶常用的是应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使用交联法使酶固定于材料表面。但是戊二醛对酶的活性有很大影响,应用戊二醛交联得到的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较低,同时戊二醛而且与载体表面氨基形成的C=N键易水解,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也使固定化过程中酶活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霉素酰化酶制剂的固定化方法。本发明以三羟甲基磷为交联剂,磁性纤维素纳米晶为载体,将青霉素酰化酶进行了较好的固定,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高,酶的负载率高,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固定化方法制备得到的青霉素酰化酶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青霉素酰化酶制剂的固定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在室温和搅拌的条件下,将氢氧化钾水溶液滴加入四羟甲基氯化磷水溶液中,得到含有三羟甲基磷的混合液;
(2)将磁性纤维素纳米晶加入到步骤(1)的含有三羟甲基磷的混合液中,室温搅拌1-30min,离心洗涤,得到处理后的磁性纤维素纳米晶;
(3)将青霉素酰化酶稀释在pH为6-11的缓冲溶液中,得到酶溶液;
(4)将处理后的磁性纤维素纳米晶加入酶溶液中,室温固化,得到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即青霉素酰化酶制剂。
步骤(1)中所述四羟甲基氯化磷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2.00g/90ml水-7.00g/90ml水;步骤(1)中所述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56g/10ml水-1.96g/10ml水;步骤(1)中所述四羟甲基氯化磷水溶液中水与氢氧化钾水溶液中水的体积比为90:10。
步骤(2)中所述室温搅拌时间优选为8分钟;所述室温搅拌的转速为100~300rpm;
步骤(3)中所述缓冲溶液优选为磷酸缓冲溶液。
步骤(3)中所述的缓冲液pH优选为7.5。
步骤(4)中所述酶溶液中青霉素酰化酶与处理后的磁性纤维素纳米晶中磁性纤维素纳米晶的质量比为(2-7):20(mg/mg)。
步骤(4)中所述室温固化的时间为1h-12h。所述室温固化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
步骤(2)中所述磁性纤维素纳米晶为含有氨基的磁性纤维素纳米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