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钨的U形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7839.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7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满宝元;姜守振;杨诚;张素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纳米 颗粒 硫化 光纤 倏逝波 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钨的U形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U形光纤表面原位生长二硫化钨及金纳米颗粒,使得金颗粒与U形光纤更好的耦合,从而增强光纤表面吸附分子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分子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倏逝波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钨的U形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纤倏逝波传感器以其高的灵敏度,较强的生物特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光纤倏逝波传感器作为生物传感器使用时,要将传感段的光纤包层去除,当分析物与识别分子发生生化反应时,会被吸附于纤芯表面,从而影响倏逝波的透射深度,这时传输光能量就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传输光的特性就能得到被测生物分子的特征。研究表明,纤芯表面的物质对倏逝波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较大影响。通过改变纤芯表面的物质影响倏逝波的穿透深度,进而改变传感器的灵敏度及稳定性。此外传感器的外形对倏逝波的吸收有影响,目前常用的形状有锥形和U形。尽管研究者们已经不断改变纤芯表面的物质以及光纤传感器的外形,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提高依旧是困扰大家的问题。
已经有研究者制作了在纤芯表面直接生长二维材料的倏逝波传感器,此外还有不同形状的倏逝波传感器。但灵敏度和稳定性仍旧与人们期待的相差甚远,制作一种高灵敏度,强稳定性的倏逝波传感器仍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钨的U形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U形光纤表面原位生长二硫化钨及金纳米颗粒,使得金颗粒与U形光纤更好的耦合,从而增强光纤表面吸附分子的能力,更加有利于分子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钨的U形光纤倏逝波传感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U形光纤的制备;
步骤2):利用热分解法在U形光纤表面直接生长二硫化钨;
步骤3):利用化学还原法在二硫化钨材料表面原位制备金纳米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U形光纤的制备包括去掉光纤表面的塑料氧化物,将光纤的中间区域弯曲成U形并用火烤,将烤好的光纤依次放入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中清洗,之后在食人鱼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氩气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将四硫代钨酸铵粉末溶解于乙二醇中,配制成浓度为0.9-1.1mM/L的混合溶液,对混合溶液进行超声震荡,静置后获得四硫代钨酸铵溶液;将所述步骤1)制备得到的U形光纤浸没于四硫代钨酸铵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并自然晾干,再放入氮气氛围中烘干。
进一步的,将烘干后的U形光纤放入管式炉中,通入一定流量的氢气和氩气,待管式炉升至设定温度后对U形光纤进行一定时间的煅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将氯金酸粉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氯金酸溶液,将所述步骤2)中煅烧后的U形光纤浸没于氯金酸溶液中,反应55-65秒后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U形光纤为石英光纤,所述U形光纤的弯曲直径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管式炉的设定温度为500-900℃。
进一步的,所述U形倏逝波传感器中原位生长的二硫化钨的层数为2-5层。
一种基于金纳米颗粒/二硫化钨的U形光纤倏逝波传感器,包括U形光纤,所述U形光纤表面均匀分布着金纳米颗粒,所述金纳米颗粒大小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金纳米颗粒的大小为20-80nm。
相对于传统的光纤倏逝波传感器,本发明中原位生长金颗粒的倏逝波传感器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