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960.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3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濮琦;邓建良;李龙梓;史星祥;谢一飞;骆静静;刘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丁磊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性能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混凝土包含硅酸盐水泥500‑800份,硅灰200‑300份,超细粉煤灰200‑300份,水150‑300份,聚羧酸减水剂10‑30份,细河砂1000‑1500份,超细镀铜钢纤维150‑250份,微胶囊20‑100份,830固化剂15‑60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直在不断地提高,高强和超高强混凝土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结构工程中。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较好的抗碳化、抗冻融、抗侵蚀、抗渗能力。由于UHPC混凝土具有诸多其它强度混凝土不具备的优点,其已经成功用于许多重大工程。然而,在UHPC使用过程中,由于载荷、环境侵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UHPC结构会出现微开裂或局部损伤,这将影响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及服役寿命。而更换UHPC结构的工作量大、程序复杂,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并且势必影响生产进程和日常生活。因此,UHPC修补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本领域可采用的修复技术包含传统的事后修复,该方式主要针对肉眼可见裂缝部位,但是难以实现对混凝土内部可能存在的、影响其强度及耐久性的微裂缝进行实时全方位修复,因此,传统的事后修复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UHPC结构修补的要求。
除传统的事后修复外,本领域还认为UHPC本身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即UHPC中未水化的胶凝材料颗粒因开裂受损而暴露出来,水分通过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与胶凝材料发生水化反应,因此UHPC具备自修复能力。但是这种自修复能力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因为水泥水化形成足够强度需要较长的时间,UHPC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具备修复能力;二是UHPC内部受损而没有足够的水分时,自修复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
此外,虽然本领域还公开了许多与UHPC相关的专利,如中国专利CN101560082B公开了一种超高强活性粉末混凝土及其制造方法、中国专利CN104692740B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粉体制备的活性粉末混凝土、中国专利申请CN101050090A公开了一种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等,但是这些发明专利/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并没有专门考虑UHPC在受损开裂情况下的自修复性能。
最后,由于UHPC水胶比极小且强度超高,因此,如何在保持UHPC混凝土自身优势的同时,通过调整UHPC混凝土的配方来赋予其自修复功能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微胶囊在UHPC中的合理掺量及尺寸,以实现UHPC拌合时的最佳流动性,并且实现在对UHPC强度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良好的自修复效果;还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固化剂种类及掺量,以实现快速修复并达到所需强度,且长时间不变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制备上述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该混凝土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硅酸盐水泥450-850份,硅灰150-350份,超细粉煤灰150-350份,水145-320份,聚羧酸减水剂5-35份,细河砂950-1600份,超细镀铜钢纤维145-255份,微胶囊15-120份,固化剂9-70份。
优选地,在上述混凝土中,以重量份计,所述硅酸盐水泥为500-800份,更优选为550份;
优选地,在上述混凝土中,以重量份计,所述硅灰为200-300份,更优选为2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