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就地通用型微机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9595.8 | 申请日: | 201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邹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恒晶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00 | 分类号: | H02H1/00;H02B1/46;H02B1/56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 |
地址: | 438200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就地 通用型 微机 保护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就地通用型微机保护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机保护装置在继电保护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集测量、控制、保护功能于一体,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能够作出快速、准确的反应。
在非电力故障引起的具有电气配电场所的建筑灾难(比如:火灾、地震等),造成灾难的范围较小,且该故障还未对电力设施构成威胁时,电力部门的主站没能接收到该点的故障信号,从而不能及时切断上一级别的电力设施。
目前,重合闸投退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手动投退重合闸功能压板实现。当线路的重合闸功能需要投入或退出时,运行人员就要到现场操作保护装置的压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时间也相对较长。
因此,亟需一种能在远方近距离就能及时断开与上一级别电力设施相连接的微机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远方近距离就能及时断开与上一级别电力设施相连接,将灾难及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的一种智能就地通用型微机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就地通用型微机保护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以及等距离排列在箱体底端的若干插槽,所述的插槽上分别插设有电源模块、通讯模块、中央处理器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光电隔离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和光电隔离模块连接中央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通讯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的箱体内还设置有连接模拟量采集模块的红外光学探测单元和连接通讯模块的声光报警单元,所述的箱体顶部设有端盖以及密封圈,所述的端盖内设置有密封圈定位件,所述的密封圈定位件与端盖的壳体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的密封圈和箱体依次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的密封圈上按规律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的密封圈定位件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卡扣相卡接的卡扣安装块;所述的箱体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散热腔隔热骨,所述的散热腔隔热骨的下端侧面和上端侧面分别设置有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所述的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上分别设置有抽风机和鼓风机,所述的散热腔隔热骨和箱体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围成两个散热腔,所述的散热腔内设置有散热叉骨。
所述的散热叉骨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和散热腔隔热骨上的第一散热叉骨和第二散热叉骨,所述的第一散热叉骨和第二散热叉骨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构成空气流通通道。
所述的散热叉骨包括左右交错设置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和散热腔隔热骨上的第一散热叉骨和第二散热叉骨,所述的第一散热叉骨和散热腔隔热骨之间以及第二散热叉骨与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定间隙构成空气流通通道。
一种智能就地通用型微机保护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当开关量处于分位时,为就地状态,不可进行远程分闸、合闸操作;当开关量处于合位时,为远方状态,通过遥控的方式进行远程分闸、合闸操作;远程分闸、合闸后可通过后台远程复归;
S2,当有电流大于电流定值时,经过可整定的延时后装置输出跳闸命令,点亮跳闸信号灯;
S3,选择一般反时限、非常反时限或极端反时限对相电流进行反时限保护;
S4,当有一个或多个线电压大于电压定值时,经过可整定的延时后装置输出跳闸命令,点亮跳闸信号灯;
S5,当有三个线电压电压均大于80%额定电压并持续2秒钟时,判定装置已正常投运;这时如果三相电压小于低电压保护电压定值时,经过可整定的延时后装置输出相应命令;
S6,当选择告警时,装置检测到线路零序电流大于定值并经延时后,装置点亮告警信号灯并记录相应的事件记录;当选择跳闸时,装置检测到线路零序电流大于定值并经延时后,装置动作跳闸继电器,点亮跳闸信号灯并记录相应的事件记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密封圈上设置有卡扣,密封圈定位件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开有扣孔的卡扣安装块,卡扣穿过扣孔与卡扣安装块相卡接,在安装槽内放置密封圈时,可以通过卡扣和卡扣安装块将密封圈牢牢的定位在安装槽内,密封圈不会因箱体和端盖的安装而产生脱落、变形、翘起等影响机箱密封性的情形。
本发明的散热腔隔热骨的下端侧面和上端侧面分别设置有抽风机和鼓风机,散热腔内设置有散热腔隔热骨,抽风机和鼓风机引导机箱内的热空气从散热腔隔热骨的下端侧面的进风口进入,热空气经过散热腔隔热骨和散热鳍片散热后由散热腔隔热骨的上端侧面出风口再进入机箱内电气模块侧,这样空气在机箱内部循环,电气模块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腔隔热骨和散热鳍片快速散入大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恒晶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恒晶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9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接头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零电压开和零电流关的开关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