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5419.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兰兰;吴松阳;李蕊;刘红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3/14 | 分类号: | G02B3/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驱动 反转 变焦 透镜 | ||
1.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的制备工艺,包括底层(6),其特征在于:底层(6)为透明导电层,作为电极;底层(6)上面设有镶嵌有微透镜阵列(4)的多孔结构(5),镶嵌有微透镜阵列(4)的多孔结构(5)作为中间层;多孔结构(5)的四周连接有第一透明固体板(2),在多孔结构(5)上部及第一透明固体板(2)内部装有第一透明液体(3),第一透明固体板(2)及透明液体(3)的上部通过第二透明固体板(1)封装,第一透明固体板(2)、第一透明液体(3)、第二透明固体板(1)构成顶层,顶层为封装保护层;
所述的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多孔结构(5)制造:在底层(6)表面制备一层微米级别厚度为h2的透明薄膜,采用微纳米压印方法获得多孔结构(5),多孔结构(5)为周期性透明微孔阵列,周期性透明微孔阵列的槽宽w1、间距w2和槽深h1为微米级别;
第二步,微透镜阵列(4)的制备:利用模板诱导的实验装置,将多孔结构(5)完全浸没在装有第二透明液体(9)的供液槽(8)内,通过调控线位移控制系统,使多孔结构(5)以一定的速度从供液槽(8)中竖直拉出,获得液面高度h3小于20um的微透镜阵列(4),模板诱导的实验装置包括供液槽(8)和线位移控制系统,线位移控制系统作由步进电机、线位移导轨、PLC控制器构成,利用PLC控制器设置不同的程序,使多孔结构(5)能以不同的速度从供液槽中拉出,而不同的移动速度能获得具有不同液面高度h3的微透镜阵列(4);
第三步,顶层封装:在多孔结构(5)的四周连接厚度为h4的第一透明固体板(2),要求h4大于微透镜的液面高度h3,注入第一透明液体(3),另取第二透明固体板(1)与第一透明固体板(2)粘附,将微透镜阵列(4)和第一透明液体(3)密封在多孔结构(5)和第二透明固体板(1)、第一透明固体板(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底层(6)未施加电压U的初始状态下,微透镜呈现凸起形貌,具备凸透镜功能;施加外部电压U后,微透镜焦距能从初始有限正焦距到正无穷大连续变焦,微透镜仍为凸透镜;随施加电压U时间的延长,正无穷大焦距迅速反转为负无穷大焦距,微透镜表现为平面镜;继续施加电压U,又从负无穷大焦距到有限负焦距的连续变焦,此阶段微透镜为凹透镜;当断开电源U后,焦距逆向连续恢复,从有限负焦距到无穷大负焦距,再到无穷大正焦距最终恢复至初始有限正焦距,微透镜从凹透镜到平面镜再恢复至初始状态凸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结构(5)为周期性透明微孔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结构(5)材料为NO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透镜阵列(4)和第一透明液体(3)材料密度相近,表面能差大,不能混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透镜阵列(4)的材料为丙三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电压驱动的反转变焦微透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明液体(3)的材料为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4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