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与肝炎病毒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双二氮杂双环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3388.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翟一帆;张小勇;侯金林;杨大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D519/00;A61K31/407;A61P31/14;A61P31/20;A61P1/1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谭玮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预防 肝炎 病毒 相关 疾病 病症 双二氮杂双 环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与肝炎病毒相关的疾病或病症的双二氮杂双环化合物,使用它治疗和/或预防与肝炎病毒有关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以及它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与抗肝炎病毒相关疾病或病症或消除和/或缓解与肝炎病毒相关疾病或病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肝炎或肝部疾病通常是由肝炎病毒引发的疾病,肝炎病毒通常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及庚等类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是目前全世界分布的慢性疾病,如控制不当,其疾病发展后期会有相当大比例的乙型肝炎会转化为肝癌。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80,000,000名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
根据2015年中国慢乙肝(CHB)防治指南,慢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到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慢性乙肝的临床治愈,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病变轻微或无病变。而完全治愈是指机体除抗体外,消除HBV DNA,消除各种抗原,消除cccDNA。
当前,国际上多个慢乙肝防治指南皆将表面抗原(HBsAg)转阴(又称功能性治愈)作为CHB抗病毒治疗的理想目标,但现有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如干扰素(Interferon alpha,IFN-α)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UCs]等药物虽然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但是在有限或长期疗程内均难以发生HBsAg清除或血清学转换。目前,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慢乙肝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有7种,包括普通和长效干扰素以及5种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其中恩替卡韦(Entecavir,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作为一线药物推荐为治疗首选(Liaw,Leung et al.2008;Lok and McMahon 2009;Liu,Yang et al.2014;Gish,Given et al.2015)。但临床上使用现有NUCs类药物治疗5年,HBsAg转阴率不足5%;接受长效干扰素(PEG-IFN)治疗后取得应答者,长期随访过程中HBsAg转阴率亦不到10%(Sundaram and Kowdley 2015)。对于CHB患者,NUCs药物只能抑制核衣壳内病毒正反链的合成,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消失的主要是复制型DNA,对肝细胞核内的cccDNA及其转录表达的病毒抗原并无直接作用(Wong,Seto et al.2013)。另一类药物IFNα兼具免疫调节和直接抗病毒效应,可以诱导HBV感染的肝细胞内表达APOBEC3A,通过碱基编辑作用,促进cccDNA降解,发挥直接抗病毒作用(Lucifora,Xia et al.2014)。但HBV已经证实能拮抗IFNα信号通路,导致IFNα类药物治疗疗效不佳(Bertoletti and Ferrari2012)。因此,考虑到当前抗病毒药物的局限性,其他的治疗策略如刺激和/或恢复抗病毒免疫是目前清除慢性HBV感染研究的热点(Lucifora and Trepo 2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3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