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3099.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董进学;郭敬伟;魏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路德永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1/08 | 分类号: | C09J11/08;C09J11/04;C09J11/06;C09J195/00;C08J11/16;C08J11/18;C08J11/28;C08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改性沥青 防水 卷材 改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剂包括线性化活性橡胶、填料及橡胶交联助剂,线性化活性橡胶经由废橡胶粉脱硫处理得到,且线性化活性橡胶中的线性化分子的重量百分含量≥75%。上述线性化活性橡胶用于自粘卷材改性时和其他组分能够形成紧密的界面结合。同时,上述线性化活性橡胶还具有良好的低温柔性和弹性,应用于自粘卷材时能充分发挥橡胶本身的特性,从而能够改善卷材的综合物理性能。此外,线性化活性橡胶由废橡胶粉脱硫处理得到,其本身包括一些梯度小分子,在改性过程中充当了软化剂的角色,在应用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软化剂就能有效改善自粘卷材的初粘性和持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鉴于传统的弹性体卷材(SBS改性沥青卷材)在施工过程中明火的安全、环境污染问题及火烤卷材粘贴导致与基层粘接不牢等问题,自粘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有其施工、粘接性能优势,故自粘卷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大有取代传统的弹性体卷材之势。
自粘卷材的粘接性以及粘接强度一般是由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体系中的小分子软化油、石油树脂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组分的作用形成的。此外,为了降低自粘卷材的制造成本,还会添加适量废橡胶粉或脱硫胶粉。
专利CN102492368A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方法为提高自粘卷材的综合性能,使用了部分橡胶粉。专利CN104263261A公开一种高初粘性自粘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该专利为提升卷材的延伸率等性能,添加了部分脱硫橡胶粉或者再生橡胶。专利CN106281211A公开了一种蠕变反应型高分子橡胶自粘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该专利中改性轮胎胶粉为脱硫胶粉或者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下脚料。
可见,采用废橡胶粉或脱硫胶粉作为自粘卷材改性剂已经成为自粘卷材的研究重点之一。然而,目前以废橡胶粉或脱硫胶粉改性自粘卷材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
废橡胶粉为交联结构,在充当改性剂时,不能与其他组分形成紧密的界面结合,形成很多的应力集中点,该应力集中点会严重影响卷材的综合物理性能。且因为界面问题,废橡胶粉加入自粘卷材的实际生产时通常需要经过高温长时间的搅拌发育,才会改善界面效应,该方式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能耗。同时,交联态的废橡胶粉不能充分发挥低温柔性和弹性,往往需要额外添加部分弹性体聚合物(SBS、SBR等)提升卷材的综合性能,这就无法有效降低成本。且因为目前的脱硫胶粉也多为核壳结构,其包括交联态的橡胶硬核和解交联的大分子壳层,这种结构的脱硫胶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但改善幅度有限。
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与自粘卷材组分界面结合能力更强、具有更好低温柔性和弹性的自粘卷材改性剂,以提高自粘卷材的综合物理性能、初粘性及持粘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橡胶粉或脱硫胶粉改性自粘卷材时存在的界面效应强、无法充分发挥低温柔性和弹性而导致的自粘卷材综合物理性能差、初粘性及持粘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剂,其包括线性化活性橡胶、填料及橡胶交联助剂,线性化活性橡胶经由废橡胶粉脱硫处理得到,且线性化活性橡胶中的线性化分子的重量百分含量≥75%。
进一步地,线性化分子包括梯度小分子和大分子聚合物,梯度小分子的分子量为500~10000,大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量>10000。
进一步地,线性化分子中,梯度小分子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大分子聚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0~90%。
进一步地,改性剂中,线性化活性橡胶、填料及橡胶交联助剂之间的重量比为100:20~60:0.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路德永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路德永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