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1560.X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敦宏;土田雅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02;H01R43/16;H01R24/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连接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中心导体的接触部的强度提高的同轴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同轴电连接器(1)连接于电路基板,具有:金属制的外部导体(10),具有筒状部(11);以及金属制的中心导体(20),包括在筒状部(11)的内部空间中沿筒状部(1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接触部(21),中心导体(20)通过电介质(30)由外部导体(10)保持,中心导体(20)具有半径方向部(22),该半径方向部形成为从接触部(21)的基部一侧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板状,在半径方向部(22)的底面形成有与电路基板接触的连接部,其中,半径方向部(22)具有由沿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的两板面的方向的金属组织的流动而形成的锻造流线,接触部(21)具有朝向轴线方向的锻造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同轴电连接器具有圆筒形的外部导体以及设置有设置在该外部导体的轴线位置处的轴体状的接触部的中心导体,通过绝缘体保持两个导体。近年来,连接器的小型化在发展,上述中心导体变得非常的小,并且要求同时考虑上述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关于上述同轴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方案。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采用板厚与中心导体的轴状的接触部的长度相同或大于等于上述接触部的长度的板状片并且沿上述板厚的方向对作为接触部的部位的周部进行挤压加工来减小上述板状片的板厚,从而使在上述部位剩余的部分成为接触部。当作为原料的板状片的板厚和上述接触部的长度相同时,该接触部不会受到任何挤压等加工,当作为原料的板状片的厚度大于等于接触部的长度时,上述接触部被挤压至接触部的长度。
在接触部的周部的、板厚变薄的部分沿与板厚方向呈直角的方向即板面方向延伸扩展的量相当于上述部分沿板厚方向被挤压的量,因此在上述挤压加工后,对上述部分进行冲裁加工以使之形成规定形状和尺寸,由此得到中心导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273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于同轴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因此在上述同轴电连接器和对方连接器嵌合连接时,抵抗作用于中心导体的外力的该中心导体的强度有降低的趋势。因此,较佳的是,即使中心导体小型化,也能够尽可能地确保与该中心导体的尺寸相应的强度。
在专利文献1中,中心导体是将金属板作为板状片并且对该板状片进行加工而成的。一般而言,金属板是以根据设定值使板厚均匀、使板面成为平坦的光滑面并且提高该金属板的强度为目的而通过压延加工制成的。因此,金属板的金属组织的流动(锻造流线)沿压延方向延伸,金属板在上述锻造流线的流动方向上的强度比其它方向的强度高。在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作为中心导体的原料是金属板,由于金属板通常是压延而成的,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由金属板而得到的板状片的锻造流线朝向沿作为压延方向的板面的方向,在该方向的强度比其它方向的强度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以在相对于板状片的板面呈直角的方向上对板状片进行按压来使板厚变薄的方式对板状片进行挤压,从而得到中心导体的基本形状。在作为原料的金属片的板厚与接触部的长度相同的情况下,作为接触部的部位不会受到挤压,在上述金属片的板厚比接触部的长度大的情况下,作为接触部的部位会受到与该差值相应的挤压。由于接触部的周围仅在板厚方向上受到挤压,因此锻造流线以原先的状态与板厚平行,但由于接触部未受到挤压也未受到任何加工或者仅在板厚方向即接触部的长度方向上受到与上述差值相应的挤压,因此接触部处的锻造流线形成为相对于接触部的长度方向(轴线方向)呈直角的方向。因此,接触部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强度降低。至少,没有实现任何强度的提升。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技术问题在于在同轴电连接器小型化的情况下,提供一种使将中心导体的轴线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延伸的接触部的强度提高的同轴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濑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广濑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