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面板仿真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0986.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2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郭茜茜;祝尚杰;史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郑旭丽;李丹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面板 仿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面板仿真方法和装置,包括:建立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对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中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对切割后的几何模型中的以下区域和膜层划分网格单元:每一个布线区域,除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之外的其他膜层,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中切割后得到的每一个区域;对几何模型赋予材料参数,建立各膜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对几何模型施加模拟载荷,根据接触关系对几何模型的网格单元进行应力和应变仿真分析,从而实现对柔性面板的仿真分析。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柔性面板进行仿真试验,从而提高了研制效率,降低了设计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显示技术,尤指一种柔性面板仿真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面板的成功量产不仅重大利好于新一代高端智能终端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柔性面板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然而,柔性面板的研制存在诸多的困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例如,柔性面板在研制过程中,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功能需要设计不同试验设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增加了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仿真方法和装置,能够对柔性面板进行仿真试验,从而提高研制效率,降低设计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面板仿真方法,包括:
建立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
对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中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
对切割后的几何模型中的以下区域和膜层划分网格单元:每一个布线区域,除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之外的其他膜层,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中切割后得到的每一个区域;
对几何模型赋予材料参数,建立各膜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并对几何模型施加模拟载荷,根据接触关系对几何模型的网格单元进行应力和应变仿真分析,从而实现对柔性面板的仿真分析。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中与所述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后,建立组件,所述组件包括与所述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一个膜层内切割得到的所有区域。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几何模型的对称边界条件;
所述根据接触关系对几何模型的网格单元进行应力和应变仿真分析包括:
根据所述接触关系和所述对称边界条件对所述几何模型的网格单元进行应力和应变仿真分析。
可选的,对所述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后,所述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上与所述布线区域对应的区域在所述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上的投影与所述布线区域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相同。
可选的,所述对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中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包括:
采用与所述布线区域的侧面重合的平面对所述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中与所述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其中,所述与布线区域的侧面重合的平面为根据参考坐标系生成的临时坐标系的与所述布线区域的侧面重合的坐标平面。
可选的,所述对柔性面板的几何模型中与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包括:
根据所述参考坐标系生成所述临时坐标系;
将所述临时坐标系进行平移和转动,使得所述临时坐标系的一个坐标平面与所述布线区域的一个侧面重合,采用所述临时坐标系的一个坐标平面对与所述布线区域所在的膜层相邻的膜层进行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