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矢量匹配的电力系统次超同步谐波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0985.9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6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焦邵麟;曾耿晖;李一泉;刘玮;屠卿瑞;张智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23/16 | 分类号: | G01R2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矢量 匹配 电力系统 同步 谐波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矢量匹配的电力系统次超同步谐波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电流序列x(n)中滤除工频分量得到序列y(n);然后对序列y(n)的次同步和超同步频带范围内的频谱进行矢量匹配拟合,结合极值判别初步次超同步谐波;在预设的时间窗口内对初步次超同步谐波集合进行聚类,进而识别真实次超同步谐波。本发明充分借鉴电力系统间谐波分析范畴内的傅里叶理论和机器智能理论,实现在复杂时变运行环境下电网中次超同步谐波的准实时监测。在新能源并网后,大量电力电子控制装置并存的背景下优势更为突出。本发明对及时发现并切除电网中影响系统稳定性的谐波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动态振荡监测与分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种基于矢量匹配的电力系统次超同步谐波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以常规火电机组为主的电力系统正逐步转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增强新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同时,也给系统带来了新的扰动和隐患。与传统电网中同步、异步概念不同,系统中的电力电子装置诱发次超同步谐波后,可能仍会挂网运行并持续威胁机网,严重影响机网的安全运行。
为了监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现象,高精度量测装置(如次同步监测、稳控及PMU等)被部署于关键风电场和变电站内。它们通过测量线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响应,并从滤波信号中获取次超同步信号,进而与整定值比较做出告警或动作保护。滤波信号所获得的次超同步信号是一个频带内的反映,并不能真实反映次超同步信号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幅值波动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的关于次超同步谐振测量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矢量匹配的电力系统次超同步谐波检测方法,满足了电力系统上动态监测的准实时性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矢量匹配的电力系统次超同步谐波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录波装置中获取电流采样序列x(n),从x(n)中滤除工频分量得到序列y(n),n为时域采样序列号;
S2.在时间窗口TA内,将y(n)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得到序列Y(k),k为频域离散序列号;TA为预设值;
S3.将次超同步谐波对应频段内的Y(k)进行矢量匹配,得到极点
S4.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为UPS供电系统的直流电压监测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斩波相位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