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SM的客运汽车人数无线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9570.X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2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32228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sm 客运 汽车 人数 无线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GSM的客运汽车人数无线监控系统,其结构包括核心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与A舵机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输出端与车头摄像头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输出端与车尾摄像头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四信号输入/输出端与B舵机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五信号输入/输出端与存储扩展芯片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核心处理器的辅助设备的信号输出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对应相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客运汽车人数无线监控系统,属于无线监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现在每年客运交通事故都是不可忽视的数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客运汽车客运人数超载所导致,很多客运汽车在城乡间、乡镇间随意载客,客车超员,导致车辆超出其载重量,会增加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则极易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引发爆胎、突然偏驶、制动失灵、转向失控等,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鉴于以上客运汽车中的弊端,了解并监控客运汽车中的人数,成为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措施。
过去,通过抽查或者客运汽车始发站的签发来统计客运汽车中的人数,给实时监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弊端,不能做到实时了解客运汽车中的人数;现在,市场部分采用红外感应来监控并统计人数,确实能做到实时监控并统计,然而,红外感应的技术存在种种弊端,往往存在错误统计的情况,不能做到科学的统计人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基于GSM的客运汽车人数无线监控系统,其目的旨在实现实时监控客运汽车客运过程中的人数数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基于GSM的客运汽车人数无线监控系统,其结构包括核心处理器,核心处理器的辅助设备,车头摄像头,A舵机,车尾摄像头,B舵机,存储扩展芯片,GSM无线发射模块,GSM无线接收模块,上位机,LED显示大屏幕;其中,核心处理器的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与A舵机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二信号输入/输出端与车头摄像头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三信号输入/输出端与车尾摄像头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四信号输入/输出端与B舵机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第五信号输入/输出端与存储扩展芯片的信号输出/输入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核心处理器的辅助设备的信号输出端对应相接;核心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GSM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对应相接;GSM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出端通过GSM网络与GSM无线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对接;GSM无线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对接;上位机的信号输出端与LED显示大屏幕的信号输入端对接。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基于动态的人脸识别算法,可以通过对比图像n(n>100)张图像中人眼的相对状态来区分是真人还是图片采集的图像,避免照片摆放在摄像头跟前时出现处理器处理信息错误的情况;
2)本发明通过基于头发的头部检测与跟踪算法,可以通过对比图像m(m>100)张图像中的头部的相对位置来区分是否是真人还是其他干扰带来的误差;
3)本发明通过采集预定范围内的图像信息,通过对采集图像信息中人脸个数N和头部个数M的提取、判断、优化处理,真正消除了各种干扰所带来的误差,做到了数据的准确性;
4)根据本发明实时采集的人数统计,通过无线GSM传输到客运中心的人数监控室的监控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客运汽车的客运人数,消除了很多不必要的交通安全隐患,实时显示各个车牌号客运人数的数量,给客运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的人机交互界面,本系统通过无线传输,节省了不必要的数据线,节省了资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9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