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灯控制装置、路灯及路灯跟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8807.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0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岳久;时玮;杨亚联;胡晓松;管小兰;陈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电智能科技扬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戈丰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灯 控制 装置 跟随 系统 | ||
1.一种路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路灯,该路灯包括供电装置和灯组,所述路灯控制装置包括放电控制器、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光控开关与所述放电控制器连接,该第一光控开关用于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光照强度时断开,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光照强度时闭合;
所述第二光控开关与所述放电控制器连接,该第二光控开关用于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光照强度时闭合,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时断开,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
所述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和灯组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全部闭合时导通,以使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灯组供电;在所述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其中至少一个断开时关断,以使所述供电装置停止向所述灯组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为在预设车辆的前车灯打开时,距离预设车辆的前车灯第一预设距离的位置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一预设光照强度为在所述预设车辆的前车灯打开时,距离所述预设车辆的前车灯第二预设距离的位置的光照强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正常的驾驶人员驾驶所述预设车辆行驶时,沿行驶方向前车灯能够实现有效照明的最远距离作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与该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灯组连接,所述路灯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光控开关和充电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三光控开关与所述充电控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光照强度时闭合,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光照强度时断开,所述第三预设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光照强度;
所述充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三光控开关闭合时导通,以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对所述电池组充电;在所述第三光控开关断开时关断,以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停止对所述电池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组连接,在所述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同时闭合时导通,以使所述电池组放电点亮所述灯组;在所述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其中至少一个断开时关断,以使所述电池组停止向所述灯组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还包括交直流变换器,所述放电控制器通过所述交直流变换器与所述灯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路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控制器在导通时,当所述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其中至少一个断开时,该放电控制器延时导通预设时长后关断。
6.一种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装置、灯组及路灯控制装置,该路灯控制装置包括放电控制器、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光控开关与所述放电控制器连接,该第一光控开关用于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光照强度时断开,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小于第一预设光照强度时闭合;
所述第二光控开关与所述放电控制器连接,该第二光控开关用于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光照强度时闭合,在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时断开,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
所述放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和灯组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全部闭合时导通,以使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灯组供电;在所述第一光控开关和第二光控开关其中至少一个断开时关断,以使所述供电装置停止向所述灯组供电;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为在预设车辆的前车灯打开时,距离预设车辆的前车灯第一预设距离的位置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一预设光照强度为在所述预设车辆的前车灯打开时,距离所述预设车辆的前车灯第二预设距离的位置的光照强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正常的驾驶人员驾驶所述预设车辆行驶时,沿行驶方向前车灯能够实现有效照明的最远距离作为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电智能科技扬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电智能科技扬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8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腈纤维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多彩智能数码纱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