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内燃机排气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8532.2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6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林;张旭东;冒兴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排气消声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降低内燃机排气管道内排气噪声、用于内燃机排气噪声控制的装置,属于噪声污染控制相关的大气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工具等动力装置产生的噪声严重污染了人们生活环境,其中内燃机噪声是其主要来源,而排气噪声又是内燃机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控制排气噪声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在排气系统中安装排气消声器。消声器作为机动车排气系统的主要降噪部件,其消声性能直接决定了内燃机的排气噪声水平。目前消声器种类主要分为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两大类,阻性消声器具有良好的中、高频消声效果,但低频噪声消声效果较差;而抗性消声器主要适合于消除低、中频噪声,但高频噪声消声效果不佳。
鉴于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具有不同消声特性,如果将它们进行结构的某种组合,形成一种阻抗复合的消声器,就可能获得内燃机从低频到高频范围的良好消声效果。同时,为提高消声性能和排气降噪水平,需要对排气消声器的内部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不增加排气压力损失的前提下,提高消声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各自特点,获得内燃机从低频到高频范围的良好消声效果,在内燃机不同转速下,均能有效降低内燃机尾管噪声的新型排气消声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用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消声器用于并未示出的内燃机排气系统中,安装在废气流过包括排气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开口的排气系统对应的尾管(未示出)之前。优选地,消声器是装配状态下水平排列设置的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壁、排气进口管、排气出口管、中间管、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其特征是消声器筒壁为椭圆形,消声器左侧连接横截面为圆形的排气进口管,排气进口管依次穿过消声器左侧端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消声器右侧连接横截面为圆形的排气出口管,排气出口管依次穿过消声器右侧端板、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消声器内部连接横截面为圆形的中间管,中间管依次穿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消声器内部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分别固定在椭圆形的消声器筒壁上。
消声器左侧端板、第一支撑板和消声器筒壁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为第一腔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消声器筒壁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为第二腔体;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消声器筒壁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为第三腔体;第三支撑板、消声器右侧端板和消声器筒壁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为第四腔体。
中间管在第二腔体中的管段部分的管壁上开有中间管小孔;同样的,排气进口管在第二腔体中的管段部分的管壁上开有排气进口管小孔;同样的,排气出口管在第二腔体中的管段部分的管壁上开有排气出口管小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均为多孔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上均分别开有第一支撑板小孔、第二支撑板小孔、第三支撑板小孔。小孔均在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分布,孔径为¢5。
第二腔体中均匀充填有吸声材料,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玻璃丝棉。
排气进口管延伸穿过第三支撑板进入第四腔体时,在第四腔体中的伸出长度为第四腔体纵向长度的四分之一;同样地,排气出口管延伸穿过第一支撑板时,在第一腔体中的伸出长度为第一腔体纵向长度的六分之一;同样地,中间管的两端在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中的延伸段伸出长度,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纵向长度的六分之一。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燃机排气从排气进口管进入后,大部分排气从右侧出口流出,排气进入第四腔体后调头向左侧流动,通过第三支撑板上支撑板小孔流入第三腔体;然后通过中间管流入第一腔体,再调转流向从排气出口管经尾管排向大气。所述排气在所述流动过程中,可有效消除低、中频噪声。另外,部分排气分别从排气进口管小孔、中间管小孔和排气出口管小孔流入第二腔体,并与该腔体内的吸声材料发生摩擦和阻尼作用,可获得良好的中、高频消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用内燃机排气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位置剖切后得到的车用内燃机排气消声器的横截面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后处理系统和内燃机
- 下一篇:一种汽油机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