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8208.0 | 申请日: | 2014-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5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成载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精细 图案 透镜 移动 三维 标签 | ||
1.一种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案显示部(9),其以多个半圆柱形凸起的多个微透镜(4)按照一定间隔而排列而成,与视场焦距无关地表现出形成于图案层(3)的图案;
透镜层(2),其一体地形成有隐藏部(8),该隐藏部(8)形成于所述图案显示部(9)的一部分,在到达预先设定的视场焦距处时,使得形成于图案层(3)的要显现的图案显现;以及
图案层(3),其形成在透镜层(2)的底面,在分别排列了与微透镜(4)对应地体现图案的图案单元(5)的状态下,以使微透镜(4)的中心点与相邻的微透镜(4)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和图案单元(5)的中心点与相邻的图案单元(5)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一致的方式形成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维标签(1)以微透镜(4)之间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的每2倍或3倍或4倍的距离排列图案单元(5)之间的中心点距离而形成图案层(3),或者与此相反地,以使微透镜(4)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构成图案单元(5)之间的中心点距离的2倍、3倍的方式进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图案显示部(9)和隐藏部(8)的图案单元(5)的大小不同,位于隐藏部(8)的图案单元(5)与位于图案显示部(9)的图案单元(5)相比,中心之间的距离更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透镜(4)被形成为:所述微透镜(4)的直径大小为5微米~20微米,相邻的透镜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在6微米~25微米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邻的图案单元(5)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能够从现有距离进行0.1微米到0.01微米范围内的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三维标签(1)进行四等分分割,在中央处形成标志印刷区域,并以所述标志印刷区域为中心从左侧上部开始向右侧方向形成第1区域(8a)和第2区域(8b),在所述标志印刷区域(7)的下部,从左侧开始形成第3区域(8c)和第4区域(8d),并且使位于所述第1区域(8a)、所述第2区域(8b)、所述第3区域(8c)和所述第4区域(8d)的图案不同,在所述第2区域(8b)和所述第4区域(8d)中的一个区域形成隐藏部(8)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层(2)由紫外线树脂或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或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形成,形成于所述透镜层(2)的底面的图案层(3)利用模具以阴刻方式形成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层(3)的图案通过利用了挤压法的彩色油膜的填充或在树脂中混合颜料而体现各种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在位于所述隐藏部(8)的微透镜(4)的下部的图案单元((5)在与微透镜(4)的中心点一致的图案单元(5)内形成2个以上的文字或纹理时,使文字或纹理的大小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在位于所述隐藏部(8)的微透镜(4)的下部而与微透镜(4)的中心点一致的图案单元(5)形成2个以上的文字或纹理而使文字或纹理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当到达预先设定的视场焦距处时,依次看到尺寸小的文字或纹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精细图案和微透镜而使图案移动的三维标签,其特征在于,
将位于所述隐藏部(8)的微透镜(4)和位于所述微透镜(4)的下部而与微透镜(4)的中心点一致的图案单元(5)分成两部分,将两侧分别以不同的颜色形成,从而使在图案显示部(9)和隐藏部(8)形成的面积和未形成的面积以阻膜的方式进行重复,由此变更三维标签(1)的背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成载,未经赵成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82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模块化列车动态地图
- 下一篇:一种耐用服装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