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7472.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崔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诚车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杠 固定横梁 缓冲板 固定装置 固定杆 集风槽 侧板 保险外壳 固定螺栓 散热槽 限位板 限位槽 汽车 卡槽 滑动连接 保护壳 固定槽 固定孔 固定块 贯穿 滑道 卡合 变形 侧面 便利 平衡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槽、侧板、散热槽、集风槽、保险外壳、第一卡槽、固定孔、保护壳、固定杆、限位板、固定块、滑道、缓冲板、固定横梁、固定螺栓、第二卡槽及限位槽。本发明的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固定装置的贯穿于保险外壳、缓冲板及固定横梁之间通过固定杆相连接,缓冲板卡合于固定横梁内部的限位槽,固定横梁通过限位板滑动连接于侧板,从而使固定螺栓能够精准地贯穿于固定杆中,进而给保险杠的安装工作带来便利,同时侧板的侧面设有集风槽,集风槽的内部设有散热槽,从而能够保证保险杠内部温度的平衡,进而能够有效防止缓冲板变形,增强了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杠的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固定装置,属于汽车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前后端装有保险杠,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厚度为1.5毫米左右的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螺丝连接,可以随时拆卸下来。这种塑料保险杠使用的塑料,大体上使用聚酯系和 聚丙烯系两种材料,采用注射成型法制成。
目前的汽车保险杠在固定时一般使用螺栓固定,但是汽车形状的不规则,固定螺栓不易准确地拧入固定孔中,进而给固定工作带来不便,且目前的汽车保险杠的散热性能较差,而保险杠中的缓冲板是塑料制品,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排除,缓冲板会受热变形,影响保险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固定装置,使固定螺栓能够精准地贯穿于固定杆中,进而给保险杠的安装工作带来便利,且能够保证保险杠内部温度的平衡,进而能够有效防止缓冲板变形,增强了汽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汽车前后保险杠的固定装置,包括保险外壳,所述保险外壳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保险外壳的侧面转动连接有保护壳,且所述保护壳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保险外壳的侧面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贯通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保险外壳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槽;所述保险外壳的侧面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孔贯通于所述固定杆,且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于缓冲板的一侧,所述缓冲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卡槽,且所述固定杆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缓冲板的一侧通过固定杆连接于固定横梁,且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横梁的侧面设有限位板,且所述缓冲板的端部连接于所述限位板;所述固定横梁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围成限位槽,且所述缓冲板卡合于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于滑道,所述滑道固定于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固定块设于侧板的一侧,且所述侧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险外壳;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集风槽,且所述侧板的内部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设于所述集风槽的内部,且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槽。
优选的,为了便于连接所述保险外壳、所述缓冲板及所述固定横梁,所述固定杆有四个,所述第二卡槽有四个,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卡槽,且所述缓冲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所述固定杆。
优选的,为了便于所述固定螺栓贯穿于固定装置,所述缓冲板的内部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卡槽之间。
优选的,为了便于将所述缓冲板固定于所述保险外壳及所述固定横梁之间,所述限位板为矩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卡合于所述滑道的内侧,且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固定横梁相互垂直设置。
优选的,为了使所述固定块更好地固定住所述滑轨,所述固定块为三角形结构,所述滑道设于所述固定块的中部,且所述固定块焊接于所述侧板。
优选的,为了使固定装置更加适应汽车的形状,所述保险外壳、所述缓冲板及所述固定横梁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保险外壳、所述缓冲板及所述固定横梁相互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诚车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诚车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74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磁板防撞安全系统
- 下一篇:冲击吸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