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传像元件的排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4413.X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贾金升;张弦;冯跃冲;王三昭;汤晓峰;许慧超;张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元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传像元件的排板系统,以实现光纤传像元件的智能排板。该系统包括:与智能排板控制装置连接的集成视觉系统、智能传感设备、排板模具以及伺服机械手;集成视觉系统和智能传感设备,用于对光学纤维丝和排板模具进行扫描检测,获得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以及对应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智能排板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来自集成视觉系统和智能传感设备的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以及与光学纤维丝对应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根据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和对应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确定对应的排板操作方案;将排板操作方案发送给伺服机械手;伺服机械手,用于按照排板操作方案对光学纤维丝进行排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像元件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传像元件的排板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传像元件,包括光学纤维面板、光学纤维倒像器、光学纤维光锥、光纤传像束以及微通道板等,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电成像元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分辨率高、数值孔径大、级间耦合损失小、传像清晰、真实、传光效率高、在图像传输上具有光学零厚度以及能改善边缘像质等特点。光纤传像元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刑侦、夜视、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各种阴极射线管、摄像管、电荷耦合元件(CCD,Charge-coupled Device)耦合、医疗器械显示屏以及高清晰度电视成像和其他需要传送图像的仪器和设备中,是本世纪光电子行业的高科技尖端产品。
目前,生产光纤传像元件的关键过程,如光学纤维的拉制过程、排板过程等主要操作过程均由手工操作来完成,特别是排板操作过程,由于光学纤维丝的丝径尺寸为微米级的,其构成光学纤维丝的皮层厚度薄至0.2微米,极其容易破损,破损后会严重影响光学纤维的传光和传像性能,直接影响了光纤传像元件的内部传像质量。
所以,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一种较为合理的光纤传像元件的排板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传像元件的排板系统,用以实现光学纤维丝的智能排板,减少人工排板导致的光学纤维丝表面的破损,减少了光学纤维丝的损耗和浪费,降低了光纤传像元件的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传像元件的排板系统,包括:与智能排板控制装置连接的集成视觉系统、智能传感设备伺服机械手以及排板模具;其中,所述集成视觉系统,用于对光学纤维丝和排板模具进行扫描检测,获得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以及对应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所述智能传感设备,用于对光学纤维丝和排板模具进行扫描检测,获得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以及对应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所述智能排板控制装置,用于获取来自所述所述集成视觉系统和所述智能传感设备的所述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以及与所述光学纤维丝对应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和所述对应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确定对应的排板操作方案;将所述排板操作方案发送给伺服机械手;所述伺服机械手,用于按照所述排板操作方案对所述光学纤维丝进行排板操作。
在本发明中,所述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所述光学纤维丝的空间位置信息、环境参数、排板操作方案中对应的排板模具信息以及在排板模具中预排板的定位位置;所述光学纤维丝的环境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光学纤维丝的尺寸信息、光学纤维丝的平行度以及光学纤维丝的表观质量缺陷信息。
在本发明中,所述集成视觉系统和所述智能传感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光学纤维丝的状态信息,确定对应的多个排板模具;从所述多个排板模具中选取状态信息满足预设条件的排板模具;获取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中,所述排板模具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排板模具的环境参数、排板模具的排板状态以及排板模具上的光学纤维丝的排板位置状态;所述排板模具的环境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排板模具的标识、排板模具的尺寸、排丝孔尺寸大小、排板模具所排光纤传像元件的形态以及排板完成后排板丝的尺寸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4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清洁的新型光学平台
- 下一篇:一种线性光源分光镜的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