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控拼车系统及监控拼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4385.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世容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6K9/00;G06K9/62;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2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拼车系统及监控拼车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现今的城市道路交通资源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越来越缺乏,出租车凭借其便利、快捷、舒适的条件,在城市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然而,目前缺乏监控拼车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拼车,不利于提高乘车的安全性。其原因在于,目前出租车非法营运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存在,政府和企业由于无法及时发现情况,掌握证据,对此现象屡禁不止,因此不利于提高乘车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拼车系统,旨在解决目前缺乏监控拼车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拼车,不利于提高乘车的安全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上述的监控拼车系统,包括:
座椅信号传感器,用于产生乘客坐下信息以及乘客离开信息;
开关门信号传感器,用于产生车门打开信息以及车门关闭信息;
安装在运营车辆内,连接所述座椅信号传感器以及所述开关门信号传感器的智能车载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座椅信号传感器发送的乘客坐下信息,接收所述开关门信号传感器发送的车门关闭信息,根据乘客坐下信息和车门关闭信息生成乘客上车信息,同时用于接收所述座椅信号传感器发送的乘客离开信息,接收所述开关门信号传感器发送的车门打开信息,根据乘客离开信息和车门打开信息,生成乘客下车信息;
与所述智能车载设备连接通讯的运营车辆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智能车载设备发送的乘客上车信息,并接收所述智能车载设备发送的乘客上车后的视频信息,在车辆行驶预设距离后,检测是否接收所述智能车载设备发送的乘客下车信息,当没有接收到乘客下车信息且再次接收到乘客上车信息时,对乘客上车后的视频信息进行图像识别,检测乘客上车后的视频信息中是否存在新增乘客,倘若检测到乘客上车后的视频信息中存在新增乘客,则识别此次载客为拼车,根据当前的车辆位置以及预存的车辆信息,产生一条拼车告警信息;
所述运营车辆管理平台还包括:
网络模块,用于通过无线网络接收所述智能车载设备发送的乘客上车后的车辆位置、行车速度以及行车影像画面,并将行车影像画面存储在云端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中;
障碍物检测模块,用于通过行车影像画面,判断车辆行驶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当车辆行驶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向所述智能车载设备下发障碍物提醒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车载设备接收所述障碍物提醒信息后,播报所述所述障碍物提醒信息。
障碍物检测模块,用于通过行车影像画面,判断车辆行驶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当车辆行驶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向所述智能车载设备下发障碍物提醒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车载设备接收所述障碍物提醒信息后,播报所述所述障碍物提醒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监控拼车系统中,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行车影像画面获取第一帧图像和第二帧图像;
根据所述第一帧图像生成像素梯度图像;
采用边长为3像素的搜索窗口,统计生成的像素梯度图像中梯度值大于梯度阈值的特征点的个数;
判断所述特征点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倘若所述特征点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选取所述搜索窗口内梯度值最大的点作为所述第一帧图像的特征点;
采用模板匹配法或LK特征点跟踪法,将所述特征点和第二帧图像中对应位置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对匹配成功的第一帧图像的特征点进行K-means聚类,形成特征点集合;
在第一帧图像中,采用预设的距离测量模型,获取特征点集合与车辆头部的距离,根据距离判断车辆行驶路径上是否存在障碍物,当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判断出车辆行驶路径上存在障碍物,向所述智能车载设备下发障碍物提醒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车载设备接收所述障碍物提醒信息后,播报所述所述障碍物提醒信息;
其中,所述距离测量模型为:
其中,D为测量的距离,xji为特征点集合的第j个像素点的第i个坐标,yji为车辆头部中第l个像素点的第i个坐标,m为特征点集合的像素点个数,k为车辆头部的像素点个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监控拼车系统中,所述智能车载设备为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设备,所述智能车载设备包括行车记录仪、GPS智能车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世容,未经何世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因优化的方法
- 下一篇:控制昆虫害虫的PRP8核酸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