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支撑多室箱梁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4383.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雒敏;蔺鹏臻;杨子江;孙理想;雒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索力 箱梁 传感器 加载装置 施加系统 通用单片机 支撑钢架 直流电机 电动缸 钢绞线 多室 电脑控制系统 电源控制系统 的卡槽结构 侧面连接 钢板凹槽 滑轮连接 控制系统 模型表面 末端刚性 一端连接 装置模拟 可移动 下表面 计算机 滑轮 拉环 支撑 电源 移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索支撑多室箱梁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装置,该加载装置包括电脑控制系统、索力施加系统和箱梁模型。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通用单片机、电源、传感器、电源控制系统;所述通用单片机一端连接计算机;所述索力施加系统包括传感器、电动缸、直流电机、支撑钢架、滑轮;所述电动缸位于可移动钢板凹槽内,其一侧面连接直流电机,其末端刚性连接于传感器上,所述传感器由钢绞线通过滑轮连接于箱梁表面,支撑钢架的下表面连接有保证索力施加系统能够移动的卡槽结构;所述箱梁模型表面设有连接钢绞线的拉环结构。本发明索力形式及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或增减,该装置模拟程度高,实用性好,易于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索支撑多室箱梁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为分析索支撑多室箱梁竖向弯曲效应而需要进行模拟索力的多点同步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薄壁箱梁除了在常见的桥梁结构(如简支梁、连续梁和连续钢构等)中大量采用以外,特别是在大跨度斜拉桥中应用更为广泛。弹性支撑斜拉索起到均匀分担主梁荷载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主梁的跨越能力,使斜拉桥结构体系在桥梁结构中很有竞争力。斜拉索的存在使得主梁受力不再像梁式桥一样,主要特征为:斜拉索在主梁上的作用位置处索力集中效应尤为显著,从而改变了薄壁箱梁各腹板及翼板在自身平面内剪切变形的均衡性,表现出靠近拉索部位腹板受力大,而远离腹板部位受力小,从而也改变了与腹板交接处翼板应力沿横截面的分布。尽管许多学者研究了索力引起的箱梁剪力滞效应问题,但对于索支撑多室箱梁剪力滞效应问题研究甚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各索力大小并通过测定多室箱梁横截面各点纵向应变的大小来评价计算机控制的索支撑多室箱梁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索支撑多室箱梁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载装置包括电脑控制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索力施加系统以及箱梁模型。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通用单片机、电源、传感器、电源控制系统;所述通用单片机一端连接计算机,另一端通过电源控制系统与电源相连;所述索力施加系统包括传感器、电动缸、直流电机、支撑钢架、滑轮;所述电动缸位于可移动钢板凹槽内,其一侧面连接直流电机,其末端刚性连接于传感器上,所述传感器由钢绞线通过滑轮连接于箱梁表面,支撑钢架的下表面连接有保证索力施加系统能够移动的卡槽结构;所述多室箱梁模型包括:箱梁模型、支座、可移动台座;箱梁模型表面设有连接钢绞线的拉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支撑多室箱梁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索力同步加载装置包括多个传感器,分别感应加载过程中所施加索力的大小并实时反馈给计算机,所述多个传感器与AVR Mega128通用单片机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支撑多室箱梁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缸位于可移动钢板凹槽内,并可根据需要添加或减少,从而可实现对箱梁模型的多点索力同步加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索力施加为计算机控制的多点同步加载系统,故索力加载位置和加载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2、本发明索力形式及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或增减,具有操控灵活、数据准确等特点。在索支撑单箱多室箱梁剪力滞效应分析中,多点加载及控制精度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 2—通用单片机 4—传感器 5—电源控制系统 6—电动缸 7—直流电机 8—支撑钢架 9—滑轮 10—箱梁模型 11—箱梁支座 12—可移动台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4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洞室群岩柱稳定性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重力危坝溃坝风险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