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管中排出空管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3502.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80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车社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0 | 分类号: | D01H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管 排出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管中排出空管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管纱传送装置、管纱大小头判断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管纱传送装置输出端的管纱释放装置、托盘、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方的下漏斗、下漏斗上方的上漏斗及控制系统,管纱传送装置和管纱释放装置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其特点是:上漏斗的一侧壁包括上部的活动翻板和下部的固定板,活动翻板与固定板上沿铰接,活动翻板包括由翻板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向内翻转封闭所述上漏斗的上端口状态和向上翻转复位打开所述上漏斗的上端口状态,翻板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连接,上漏斗一侧所述的固定板上连接一空管漏斗。可将空管和难于判断大小头的管纱分离出去,提高插管的准确率,提高CBF的生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插管中排出空管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托盘式自动络筒机采用大纱库集中供纱,管纱自动处理,实现了与细纱机的柔性连接。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了自诊断自供给全程监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性能,智能化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现有技术中,由纱库振动盆输出的管纱通过大小端判断及漏斗的定位作用插在下方的托盘上,但纱库振动盆中通常存在一些空管和难于判断大小头的管纱,如果这些空管插到托盘上由于管上没有纱线就会经过两个挑头生头机构最后还是要被拔掉,浪费了时间,降低了生头效率。如果判断大小头失误就会造成CBF(管纱集中喂入系统)卡管,造成更多的时间浪费并必须经过人工处理。
如何提供一种插管中排出空管的装置及方法, 可将空管和难于判断大小头的管纱分离出去,提高插管的准确率,提高CBF的生头效率。这是目前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插管中排出空管的装置及方法,可将空管和难于判断大小头的管纱分离出去,提高插管的准确率,提高CBF的生头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插管中排出空管的装置,包括管纱传送装置、管纱大小头判断装置、设置在靠近所述管纱传送装置输出端的管纱释放装置、托盘、设置在所述托盘上方的下漏斗、所述下漏斗上方的上漏斗及控制系统,所述管纱传送装置和管纱释放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漏斗的一侧壁包括上部的活动翻板和下部的固定板,所述活动翻板与所述固定板上沿铰接,所述活动翻板包括由翻板驱动机构驱动实现向内翻转封闭所述上漏斗的上端口状态和向上翻转复位打开所述上漏斗的上端口状态,所述翻板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上漏斗一侧所述的固定板上连接一空管漏斗。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翻板底沿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设置从动齿轮,所述翻板驱动机构为电机和变速机构,所述电机通过变速机构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活动翻板底沿上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设置从动齿轮,所述翻板驱动机构为推拉式电磁铁,所述推拉式电磁铁驱动的一齿条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纱传送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的传送带,所述管纱大小头判断装置为门式传感器,所述门式传感器横跨在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门式传感器与所述传送带的顶面之间留有管纱通过的空间,所述门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接受所述门式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并判断通过所述门式传感器的管纱为大小端正常的管纱、难于判断大小端的管纱或空管,控制翻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翻板封闭所述上漏斗的上端口或复位打开所述上漏斗的上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3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