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7-ACT的合成新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2027.7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李红德;李志军;孟源;王洋洋;罗礼帅;郭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501/04 | 分类号: | C07D501/04;C07D501/12;C07D50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 |
地址: | 466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新工艺 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 乙酸乙酯萃取 白色结晶体 二次萃取 合成工艺 搅拌反应 两次洗涤 乙酸乙酯 纯化水 三嗪环 滴加 碱调 晶型 收率 水解 养晶 乙腈 过滤 残留 | ||
7‑ACT的合成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乙腈和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混合后,加入7‑ACA和三嗪环,于10~20℃下搅拌反应至7‑ACA残留≤0.5%时,视为反应完全;(2)将反应液降至0~10℃,加入0~10℃纯化水,水解;(3)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后水层再加入乙酸乙酯二次萃取;(4)取水层于0~10℃下滴加碱调pH值至3.4~3.6,滴毕于0~10℃下搅拌养晶2h;(5)过滤,两次洗涤后干燥得7‑ACT。利用本发明的合成工艺,可得到晶型粒度好的7‑ACT产品,产品为白色结晶体,纯度可达到99.5%以上,质量收率达到12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合物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一种涉及7-ACT的合成新工艺。
背景技术
7-ACT又称7-氨基头孢三嗪,是合成头孢曲松钠的中间体。7-ACT产品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色级、含量、单杂,总杂等关键质量指标参数,因此,7-ACT是影响此类头孢抗生素成品质量的关键。
国家对药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对职工健康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生产厂家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必须对反应体系和结晶条件创新变革。随着市场的扩大,产品规模化生产时存在着原料以及制剂工艺落后、成本偏高、产品性能不稳定等缺点,只有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如何解决含量、收率以及药品的稳定性成为了极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其他原料药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ACT的合成新工艺。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7-ACT的合成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乙腈和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混合后,加入7-ACA和三嗪环,于10℃~20℃下搅拌反应至液相色谱检测7-ACA残留≤0.5%时,视为反应完全;
(2)将反应液降至0~10℃,加入0~10℃纯化水,水解;
(3)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后,水层再加入乙酸乙酯二次萃取;
(4)取水层于0~10℃下滴加碱液调pH值至3.4~3.6,滴加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10℃,滴毕,在0~10℃下搅拌养晶2h;
(5)过滤,经两次洗涤后干燥得7-ACT。
步骤(1)中,所述乙腈、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三嗪环、7-ACA的重量比为(3~6)∶(1.3~2.5)∶(0.57~0.65)∶1。
步骤(2)中,水解时间为20min~22min;纯化水的加入量与原料7-ACA的重量比为(2~4)∶1。
一次萃取时乙酸乙酯与7-ACA的重量比为(4~7.5)∶1;二次萃取时乙酸乙酯与7-ACA的重量比为(2~4)∶1。
步骤(4)中,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氨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步骤(5)中,两次洗涤是包括一次洗涤和二次洗涤,一次洗涤是指先用纯化水或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或乙醇中的一种作为一次洗涤剂洗涤;二次洗涤是用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作为二次洗涤剂洗涤;一次洗涤剂、二次洗涤剂与7-ACA的重量比为(1.5~2)∶(2.5~3.5)∶1。
本发明合成7-ACT的反应过程中的反应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2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