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金刚石微粉表面化学镀镍反应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7630.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3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乔二兵;张启东;王海周;何建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8/32 | 分类号: | C23C18/3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金刚石 表面 化学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刚线镀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金刚石微粉表面化学镀镍反应桶。
背景技术
金刚石线锯,是切割多晶硅和蓝宝石等硬脆材料的工具,其专用的镀镍金刚石微粉需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传统的化学镀覆技术在用于超细金刚石微粉表面镀镍过程中会有团聚现象,团聚微粉在切割过程中又会产生断线、表面线痕等问题。常用的解决团聚问题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机械搅拌和超声等方法,化学法主要是在镀液中添加分散剂,但超声和分散剂介入会导致镀覆层硬度和耐腐蚀性能下降,同样会对金刚线品质产生影响。镀镍过程主要是在铁桶或塑料桶制成的反应桶中进行,化学镀覆反应剧烈,镀液及粉体在反应桶里搅拌速度难以达到分散要求,而且搅拌叶下方容易积聚金刚石颗粒造成黏连影响线锯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反应桶的内壁设置多个挡板,使得反应桶在搅拌时流体被挡板切割。将挡板设计为三菱柱形,三菱柱的两面形成在顺时针搅拌和逆时针搅拌时分别具有导流作用的曲面,从而引导被切割的流体流向搅拌叶的下方,防止金刚石微粉在搅拌叶下方聚集,使得反应桶内的金刚石微粉和镀液能够均匀混合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金刚石微粉表面化学镀镍反应桶,反应桶中安装有用于搅拌的搅拌叶,所述反应桶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搅拌叶,挡板包括有用于与反应桶内壁相固定的安装部、用于将顺时针流动的液体引向搅拌叶下方的顺时导流部和用于将逆时针流动的液体引向搅拌叶下方的逆时导流部,顺时导流部和逆时导流部固定在安装部上。
挡板由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菱柱构成,三菱柱的中轴线与反应桶的中轴线相平行,三菱柱的一面贴近反应桶内壁形成安装部,三菱柱另外两面的中部分别向三菱柱的中轴线方向凹陷形成曲面。
曲面上设有若干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靠近反应桶的内壁,另一端指向反应桶的中的搅拌叶。
挡板分别通过位于挡板上端和下端的安装柱固定在反应桶的内壁上。
挡板的个数为三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反应桶在搅拌混合镀液和金刚石微粉时,金刚石微粉和镀液在桶内形成快速旋转的流体,流体被挡板切割形成流向不同的支流,从而增加金刚石微粉和镀液的混合效果。搅拌叶正转和反转时,一部分流体分别被挡板中的顺时导流部和逆时导流部引导流向搅拌叶下方,对搅拌叶下方的金刚石微粉形成冲刷,减少金刚石微粉在搅拌叶下方团聚的概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新型金刚石微粉表面化学镀镍反应桶可以使得反应桶中的金刚石微粉与镀液混合更加均匀,减少金刚石微粉在搅拌叶下发团聚的概率,有效提高金刚石微粉的镀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金刚石微粉表面化学镀镍反应桶,反应桶1中安装有用于搅拌的搅拌叶,所述反应桶1的内壁2上安装有若干挡板,挡板的高度低于搅拌叶,挡板包括有用于与反应桶内壁2相固定的安装部3、用于将顺时针流动的液体引向搅拌叶下方的顺时导流部4和用于将逆时针流动的液体引向搅拌叶下方的逆时导流部5,顺时导流部4和逆时导流部5固定在安装部3上。
挡板由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三菱柱构成,三菱柱的中轴线与反应桶的中轴线相平行,三菱柱的一面贴近反应桶内壁2形成安装部3,三菱柱另外两面的中部分别向三菱柱的中轴线方向凹陷形成曲面。
曲面上设有若干导流槽6,导流槽6的一端靠近反应桶的内壁2,另一端指向反应桶1的中的搅拌叶。曲面能够改变部分流体的流向,将这部分流体引导至搅拌叶下方,曲面上的导流槽6使得曲面的导向更加精准,能够形成冲刷力更大的支流。
挡板分别通过位于挡板上端和下端的安装柱7固定在反应桶的内壁2上。安装柱2具有一定高度,挡板与反应桶内壁之间形成一定间距,有利于对流体形成切割,增加搅拌效果。
挡板的个数为三个。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