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2858.6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丰;史克威;谷岩;邢海营;耿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艾柏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马海芳 |
地址: | 110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膜法 处理 垃圾 渗滤 工艺 装置 方法 | ||
一种非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装置和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该非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装置,包括生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再生废液碱回收单元和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连接,深度处理单元和再生废液碱回收单元连接,再生废液碱回收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连接,再生废液碱回收单元和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单元连接。该工艺包括垃圾渗滤液进入废水储池,厌氧处理后,再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混凝沉淀,树脂吸附,树脂吸附出水进入电催化氧化设备处理后达标排放。该工艺大大减少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简单,并且不产生浓水排放或浓缩、结晶问题,与传统膜法工艺相比具有极大的技术经济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特别是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非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其水质具有高有机物、高氨氮、高盐度和低生化性,即所谓“三高一低”的特点。其COD高达数万毫克升,氨氮高达1000~3000mg/L,盐度一般大于1%,而生化性不好,含有大量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若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要求和排放标准可参见《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表1垃圾渗滤液处理要求和排放标准
但目前很多项目往往采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具体数值见下表:
表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
这些排放标准指标要求相对较为严格,而垃圾渗滤液水质具有“三高一低”特征,含有大量不可生化降解有机物,因此单纯采用传统处理工艺很难达到处理要求和排放标准,所以一直以来实现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的核心工艺都是膜处理工艺,目前主要有DTRO(碟管式反渗透)和NF+RO(纳滤和反渗透联合)两种工艺,两种工艺的工艺路线图分别见图3(基于DTRO的工艺路线)和图4(基于NF+RO的工艺路线)。
基于膜法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具有如下不足:
(1)水收率不高:产生的浓缩液若回注则会造成渗滤液不断浓缩,增加处理浓度;若进行蒸发结晶会极大增加系统投资和运行成本;
(2)设备投资巨大:无论是DTRO还是RO+蒸发结晶设备,其设备投资金额巨大,对项目建设投资方造成极大压力;
(3)运行成本高昂:基于膜浓缩工艺和蒸发结晶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电耗和能耗,同时膜使用寿命有限,膜组件更换成本高昂,吨水处理成本高达40-60元,对设备运行方造成极大压力,不利于垃圾处理处置行业持续发展;
(4)运行维护难度高:膜处理工艺对水质预处理要求较高,而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膜污染风险不可避免,导致日常膜清洗、更换操作管理难度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非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装置和方法,该工艺装置和方法在确保所有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并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简单,并且不产生浓水排放或浓缩、结晶问题,与传统膜法工艺相比具有极大的技术经济优势。
本发明的一种非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装置,包括生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再生废液碱回收单元和高浓度有机废液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艾柏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艾柏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废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废弃小型煤矿酸性矿井水综合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