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微透镜阵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2230.6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姜世平;杨武;董小春;郑鑫;郭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云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透镜 阵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透镜阵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微透镜阵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微阵列技术是一种平面载体,它上面规则地、特异性地吸附着基因或蛋白质分子,微阵列上按照行和列整齐地排列着许多单元;一个分析装置被称为微阵列,必须符合以下标准:有规则的、显微尺度的以及平面的要求;显微尺度在反应动力学上使反应快速发生,实现大量指标的检测。
目前微阵列芯片通常使用标准玻璃载片(1英寸*3英寸),玻璃载片存在如下问题:
1)玻璃载片易碎,不利于操作;
2)玻璃表面不易于做化学处理,另外玻璃的背景信号高,不利于高灵敏度的检测;
3)当玻璃载片上进行多样品反应时,样品之间容易交叉污染;
现有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所以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微透镜阵列装置。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集成微透镜阵列装置,包括底板、护板、盖子、载玻片、微透镜、分隔板、固定块、立板、支撑板、固定筒和弹簧,所述底板上端与护板固定连接,所述护板内部为空壳结构,所述底板上端护板内的空壳结构内与载玻片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在载玻片两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载玻片上端通过分隔板分割成若干格子,所述格子内部与微透镜固定连接,所述护板左端与开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开启装置与盖子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下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下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两端四周与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启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旋转轴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盖子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旋转轴旋转连接,实现了盖子的开启,保证了对载玻片更换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包括横向分隔板和纵向分隔板,所述横向分隔板在载玻片上横向排列,所述纵向分隔板在载玻片上纵向排列,所述横向分隔板和纵向分隔板排列组成格子,通过格子防止了当玻璃载片上进行多样品反应时,样品之间容易交叉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下方固定有3个弹簧,弹簧实现了对载玻片的减震,解决了载玻片易碎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层与载玻片接触的地方与防反射涂层固定连接,解决了玻璃表面不易于做化学处理,另外玻璃的背景信号高,不利于高灵敏度的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盖子下端与护板接触的地方与密封圈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解决了微阵列芯片存在的玻璃载片易碎,不利于操作、玻璃表面不易于做化学处理,另外玻璃的背景信号高,不利于高灵敏度的检测和当玻璃载片上进行多样品反应时,样品之间容易交叉污染的问题;盖子形状和大小根据芯片本体的形状和大小而定,在检测过程中,采用从盖子上部加热的方式对芯片内的样本进行加热,实现了检测样本的零蒸发,有效地解决了生物医学检测过程中样本的蒸发问题,这对于昂贵的生物试剂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能够提高荧光收集效率,本发明微透镜结构可设计为圆台结构、圆柱结构、方柱结构、六面柱结构或八面柱结构等转光结构,通过该转光结构来改变发散荧光的方向,使其能够被置于芯片本体下方的荧光探测器探测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载玻片结构示意图。
1、底板,2、护板,3、第一连接杆,4、旋转轴,5、第二连接杆,6、盖子,7、载玻片,8、微透镜,9、分隔板,10、固定块,11、立板,12、支撑板,13、固定筒,14、弹簧,15、防反射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云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云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2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风速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