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及使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0355.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朱宜杰;邱剑勋;张磊;叶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38 | 分类号: | C23C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海洋环境 腐蚀 表面 改性 方法 使用 设备 | ||
1.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处理材料进行清洗;
将清洗后的待处理材料放入带有辅助阴极装置的脉冲离子渗氮炉、所述辅助阴极装置与电源阴极连接;
对脉冲离子渗氮炉抽真空,当抽真空至10pa时,加入氨气至450pa;
将待处理材料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持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间;
调节第二预设温度,通入氧气和氨气并保持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时间;
对样品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将待处理材料进行清洗中包括:
将待处理材料的表面磨平以及抛光,用酒精对已经打磨好的表面进行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将待处理材料进行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持第一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时间中:
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400-440℃,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10-3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调节第二预设温度,通入氧气和氨气并保持第二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时间中: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400-420℃,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为1-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对样品进行冷却中:
将处理后的材料冷却到200℃以下,取出材料。
6.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使用的共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渗设备包括脉冲离子渗氮炉和辅助阴极装置,所述脉冲离子渗氮炉内设置有金属板,所述辅助阴极装置盖设在所述金属板外侧,所述金属板的表面用于放置待处理材料,所述辅助阴极装置与电源阴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使用的共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阴极装置包括柱形筒和平面盖,所述平面盖盖设在所述柱形筒的上端,所述辅助阴极装置的机构为金属网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使用的共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离子渗氮炉的底壁内侧与金属板之间设有绝缘隔离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使用的共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离子渗氮炉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脉冲离子渗氮炉的底壁设有出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奥氏体不锈钢海洋环境耐腐蚀的表面改性方法使用的共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渗设备还包括脉冲电源、配气系统、检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脉冲电源、配气系统以及检测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03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