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68485.5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晶帮;叶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晶帮;叶剑雄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4M1/04;F16M13/02;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吸附 机壳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逐渐在人群中普及起来,手机已经作为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手机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手机壳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机保护装置,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壳均为整体式,结构单一,没有可变性,很多手机壳需要先用力将手机壳掰出一定空间才能将手机放置进去,安装不便,且使用手机时,人们一只手拿手机,一只手操作,占用了人们的双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打破了手机的一体结构,采用强磁铁连接分离的手机壳,既保证了手机壳的密合性,又使手机壳容易更换,具有可变性,且本发明提供的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能够吸附于磁性物体上,解放人们的一只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及其使用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手机壳结构单一且手机占用双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所述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包括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包括位于第一保护壳最前端的弧形凹部和第一保护壳前端两侧对称设置的突出部,所述第二保护壳包括平滑型壳体或褶皱型壳体,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的链接处分别镶嵌有第一强磁铁和第二强磁铁,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通过第一强磁铁和第二强磁铁的磁力吸引连接,第一保护壳上的第一凹槽与第二保护壳上的第二凹槽形成手机固定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平滑型壳体的背面设置有一条形分割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褶皱型壳体的背面设置有防滑凸棱,褶皱型壳体的宽度从与第一保护壳的连接端至自由端逐渐增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机固定槽为表面开口轮廓小于底部凹陷轮廓的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壳的背面设置有与手机摄像头相对应的摄像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设置有与手机音量键对应的音量凸起部,第一保护壳的另一侧设置与手机开关机键对应的电源凸起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保护壳的底面设置有与手机充电口对应的充电孔和与手机扬声器对应的扬声器开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包括硅胶减震保护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将手机的上半部插入第一保护壳的第一凹槽内,使手机顶端与第一凹槽的各侧边相贴合,并将手机音量键与音量凸起部、手机开关机键与电源凸起部对齐,再将第二保护壳沿手机侧边滑动套设在手机的下部,使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实现无缝对接并将手机限位于保护壳中。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在完成手机与手机壳的安装后,将手机保护壳具有第一强磁铁或第二强磁铁的部位对准贴合在室内或车内任一具有磁性的物体上,手机壳在磁力作用下,吸附固定于该磁性物体上。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上采用分离式,改变了设计方案,使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能随时更换;
(2)技术上利用强磁铁的磁性使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互相连接,即保证了手机壳的密合性又便于更换;
(3)材质上优先选择硅胶保护壳,即保证了手感又具有防震抗摔的功能。
(4)本发明能够吸附在室内或车内具有磁性的物体上,能够解放使用手机者的双手,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离式可吸附手机壳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保护壳01、第二保护壳02、第一凹槽03、第二凹槽04、摄像孔05、音量凸起部06、电源凸起部07、充电孔08、扬声器开孔09、防滑凸棱10、弧形凹部11、表面开口轮廓12、底部凹陷轮廓13、突出部14、第一强磁铁15、第二强磁铁16、平滑型壳体17、褶皱型壳体18、条形分割部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晶帮;叶剑雄,未经苏晶帮;叶剑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8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