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1517.9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宣维栋;张从勇;朱忠裕;鞠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 |
主分类号: | D04H1/542 | 分类号: | D04H1/542;D03D15/00;D04C1/02;B32B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复合 夹芯毡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还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布层、导流夹芯层和短切纱层;玻璃纤维布层、导流夹芯层和短切纱层通过缝编线进行缝编;在本发明中,采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布层、导流夹芯层和短切纱层的三层模式,导流夹芯层主要起中空导流的作用,玻璃纤维布层作为基本增强层,短切纱层与玻璃纤维布层一起夹住导流夹芯层,从而使本发明满足渗透率高、对树脂浸润性好的要求;本发明的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简单且快捷,可以批量加工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还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增强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保温、绝缘、隔音、防水等优良性能;传统成型工艺是一种开模手工工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伤害大、制品性能差:树脂和纤维结合效果差,易产生气泡、干斑等多种缺陷,严重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
随着社会对节能降耗、提高工效、环境友好等提出的高要求,促进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工艺(VARTM)、树脂浸渍模塑成型工艺(SCRIMP)等闭模成型工艺,对纤维增强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树脂在充模过程中的流速和流道的影响,要尽量采用渗透率高、对树脂浸润性好的织物,需要中空导流纤维式的增强材料,可以满足渗透率高、对树脂浸润性好的要求。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其采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布层、导流夹芯层和短切纱层的三层模式,可以很好地进行中空导流,满足渗透率高、对树脂浸润性好的要求;还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的加工方法,加工方法简单且快捷,可以批量加工生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其中,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玻璃纤维布层、导流夹芯层和短切纱层;所述玻璃纤维布层、导流夹芯层和短切纱层通过缝编线进行缝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流夹芯层由有机纤维通过化学粘合而成的夹芯毡组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切纱层由玻璃纤维布短切纱编制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纤维布层由若干个玻璃纤维布折叠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纤维布包括按重量比的30%~40%二氧化硅、20%~30%氧化铝、10%~15%氧化钙、3%~5%氧化硼、1%~3%氧化镁、2%~5%氧化钠、3%~6%氧化钛、1%~3%氧化锂、2%~8%氧化锌和5%~8%碳化硅。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纤维布包括按重量配比的30%二氧化硅、30%氧化铝、12%氧化钙、5%氧化硼、2%氧化镁、4%氧化钠、5%氧化钛、1%氧化锂、5%氧化锌和6%碳化硅。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芯毡包括按重量比的30%~50%陶瓷纤维、5%~8%紫铜纤维、6%~9%氧化铝纤维、20%~35%碳纤维、5%~10%粘胶纤维、2%~5%硫化锑、1%~3%氧化锌和1%~3%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夹芯毡包括按重量比的30%陶瓷纤维、8%紫铜纤维、8%氧化铝纤维、35%碳纤维、8%粘胶纤维、5%硫化锑、3%氧化锌和3%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
一种玻璃纤维布复合夹芯毡的加工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将玻璃纤维布短切纱进行编制,形成短切纱层;
步骤SO2、将有机纤维通过化学粘合而成夹芯毡,形成导流夹芯层,将之放置在所述短切纱层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未经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1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