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0937.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3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云;林夕蓉;谷翠萍;黄家锐;李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梁李兵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氧化 石墨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负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利用价格低廉原料制备得到氧化石墨,通过两步水热、复合、洗涤、冷冻干燥、还原,得到了由球状锡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的纳米材料。本发明针对锡作为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等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低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为满足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对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高要求,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在负极材料中,金属Sn由于具有比商业石墨负极(372mAh g-1)更高的理论容量(993mAh g-1,Li4.4Sn理论容量为7262mAh cm-3)、高电导率、适合的工作电压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与其它负极材料(例如Ge、Si)类似,锡的体积在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会剧烈膨胀而粉碎,以及在Sn表面连续形成固体电解质膜(SEI),从而导致容量快速衰减和循环性能差。
将Sn结构纳米化,可以防止Sn结构粉碎,并促进其储存锂性能。然而,Sn纳米颗粒在循环过程中团聚,并在Sn纳米颗粒表面连续形成不稳定的SEI膜;因Sn纳米颗粒大的表面自由能,其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引起大的不可逆容量(即低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差。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利用价格低廉原料制备得到氧化石墨,通过两步水热、复合、洗涤、冷冻干燥、还原,得到了由球状锡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的纳米材料。本发明针对锡作为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等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低的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锡/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水热工序:将锡盐、碳源溶于水中,配成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得到二氧化锡/碳,将产物洗涤,干燥;
所述步骤A中锡盐为四氯化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或两种,浓度为0.1~2.0mol/L,优选0.2~0.8mol/L;
所述步骤A中碳源为葡萄糖、果糖中的一种或两种,浓度为0.1~2.0mol/L,优选0.2~0.8mol/L;
所述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110~240℃,优选150~190℃;反应时间为8~20小时,优选10~15小时;
所述步骤A中干燥为真空干燥,温度为30~80℃,优选40~60℃;干燥时间为4~12小时,优选6~10小时。
B、复合工序: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水中超声制得氧化石墨烯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锡/碳和还原剂,再超声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得到三维柱状产物,将产物洗涤,冷冻干燥;
所述步骤B中氧化石墨可通过改进hummers法合成的或者直接购买;改进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的具体方法为:分别称取5.0g石墨和3.75g NaNO3放入1L的烧杯中,机械强力搅拌,缓慢加入150mL的浓硫酸,搅拌0.5小时,再缓慢加入20g的KMnO4,0.5小时加完,继续搅拌20小时后,由于反应物粘度增大,停止搅拌,得到浆糊状紫红色物质。放置5天后,分别缓慢加入500mL去离子水和30mLH2O2,此时溶液颜色变为较明显的亮黄色,待溶液充分反应后,离心、洗涤,得到氧化石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