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甲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60212.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齐海;刘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6/02 | 分类号: | C08F226/02;C08F216/00;D06P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固色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甲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乙二胺反应得到中间体L;在引发剂过硫酸铵作用下,中间体L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发生共聚反应,得到一种无甲醛固色剂。该固色剂分子中不但有强阳离子性的基团,能与染料的阴离子基团以离子键结合而形成色淀,而且含有反应性基团—NH—,能与活性染料分子中的活性氯发生共价键结合,降低染料的水溶性,固色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甲醛固色剂,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甲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一些不能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生产企业面临停产整顿的状况,这使得市面上用来合成固色剂的原料严重紧缺。二烯丙基胺作为工业化生产无醛固色剂的重要原料之一,国内生产厂家少,产量难以达到市场需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急需开发其它适应工业化生产的无甲醛固色剂。
美国专利US 2001/0054209 A1证明活性基团—NH—对提高固色剂固色性能有很大帮助。美国专利US 2001/0054209 A1将烯丙基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得固色剂,因其结构中含有亲核性的基团—NH—,可与活性染料分子中的活性氯发生共价键结合,降低了染料的水溶性,再加上共聚物强阳离子性,能与阴离子染料以离子键结合而生成色淀,固色前后皂洗牢度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均由3级提高到5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客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乙二胺反应得到中间体L,在引发剂过硫酸铵作用下,中间体L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发生共聚反应,聚合后得到一种无甲醛固色剂;固色剂分子中不但有强阳离子性的基团,能与染料的阴离子基团以离子键结合而形成色淀,而且结构中含有反应性基团—NH—,与活性染料分子中活性氯发生共价键结合,降低了染料的水溶性,固色效果好的一种无甲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甲醛固色剂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回流管和滴液漏斗的反应器中,加入60份乙二胺和150份去离子水;将230~240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加入滴液漏斗中;
开动搅拌使乙二胺和水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50~55℃,然后滴加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控制滴加速度使其在2~2.5小时内滴完,滴完后继续在50~55℃下保温1~2小时,然后升温至70~75℃保温2.5~3小时,反应结束,得到中间体L溶液;中间体L的结构式为:
(2)在装有电动搅拌器、冷凝回流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加入440~450份步骤(1)合成的中间体L溶液、2700份质量分数60%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60~100份无水柠檬酸和80~120份质量分数30%的盐酸;将20~24份过硫酸铵溶于200~240份去离子水中,溶解好的过硫酸铵溶液置于滴液漏斗中备用;
开动搅拌器,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80~85℃使无水柠檬酸完全溶解,然后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溶液,控制滴加速度使其在2~3小时内滴完,滴加完毕后在80~85℃保温1~2小时,然后升温至90~95℃保温0.5小时,反应结束,即得一种无甲醛固色剂。
作为优选,步骤(2)中质量分数60%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其溶剂为水。
其中步骤(1)和步骤(2)所述原料的份数都是质量份数。
本发明特点:
1、本发明所合成的中间体L结构中含有—NH—基团和—C﹦C—基团;基团—C﹦C—使中间体L能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发生共聚反应,得到一种无醛固色剂,该固色剂结构中含有—NH—基团,能与活性染料分子中的活性氯发生共价键结合,降低染料水溶性,提高固色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高华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60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