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碳材料及采用其制备的改性电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7355.1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强;徐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北艾普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材料 采用 制备 改性 电极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改性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铁源、磷源、锂源、包覆改性剂和溶剂经高能球磨混合,得到浆料;
(B)于80℃~110℃微波干燥,得到改性磷酸铁锂前驱体;
(C)在氮气和/或惰性气体保护下煅烧,得到改性磷酸铁锂;
所述包覆改性剂为复合碳材料,所述复合碳材料由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wt%~10wt%、1wt%~30wt%和60wt%~98wt%的第一碳材料、第二碳材料和碳源构成,所述第一碳材料为氮、磷、硫、氯共掺杂碳材料,所述第二碳材料为氮掺杂石墨烯,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单晶冰糖、多晶冰糖或果糖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材料占复合碳材料总质量的2wt%~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材料占复合碳材料总质量的3wt%~25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材料占复合碳材料总质量的5wt%~2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磷、硫、氯共掺杂碳材料中,氮、磷和硫的原子比为(1~3):(1~2):(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石墨烯中,氮的掺杂量为0.01wt%~10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石墨烯中,氮的掺杂量为0.1wt%~8wt%。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掺杂石墨烯中,氮的掺杂量为0.5wt%~6wt%。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磷、硫、氯共掺杂碳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磷源、硫源、卤代共轭二烯和杂芳烃混合,在密闭且1MPa~6MPa压力条件下反应;
所述卤代共轭二烯为六氯-1,3-丁二烯;所述杂芳烃为吡啶或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2)将步骤(1)所得反应产物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实现原位掺杂,得到氮、磷、硫、氯共掺杂碳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在密闭且2MPa~5MPa压力条件下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30℃~28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0℃~26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80℃~230℃。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h~24h。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反应的时间为2h~18h。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磷源为单质磷、有机磷化合物或无机磷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磷源为有机磷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北艾普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北艾普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73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消谐装置低压线路接头
- 下一篇:充电桩电缆自动收线用电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