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验证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57085.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3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6 | 代理人: | 宋菲,刘云贵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门禁 验证 方法 装置 计算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验证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其方法包括:获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将图像输入至第二神经网络中,得到人脸识别结果;其中,第二神经网络利用预先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的至少一层中间层的输出数据进行指导训练得到,第一神经网络的层数多于第二神经网络的层数;利用人脸识别结果判断门禁验证是否成功;若是,完成门禁验证,并对识别对象开启门禁。本发明利用训练后层数较少的神经网络快速准确计算得到人脸识别结果,方便根据得到的人脸识别结果判断门禁验证是否成功,并在完成门禁验证后,对识别对象开启门禁,减少了识别对象等待门禁开启的时间,提升识别对象对门禁验证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度学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验证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电子门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电子门禁验证对入口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限制人员进入受控区域,达到确保受控区域安全的目的。如电子刷卡门禁验证、指纹门禁验证、人脸识别门禁验证等。电子刷卡门禁验证反应不够灵敏,有时候需要用刷卡多次才能验证成功;指纹门禁验证对指纹的清晰度要求较高,导致需要多次输入指纹才能验证成功;人脸识别可靠性好、更智能、更安全。
现有技术中在人脸识别时采用神经网络对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检测。但一般采用的神经网络往往具有多层中间层,其可以得到精准的人脸识别结果,但多层中间层的计算速度会较慢,不能快速的对图像进行检测,无法及时反馈人脸识别结果,使得门禁验证速度慢。而采用中间层较少的神经网络时,由于中间层层数较少,其计算速度较快,可以快速反馈人脸识别结果,提高门禁验证的速度。但受其层数限制,有可能造成计算能力有限、拟合能力较差、得到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验证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验证方法,其包括:
获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
将图像输入至第二神经网络中,得到人脸识别结果;其中,第二神经网络利用预先训练的第一神经网络的至少一层中间层的输出数据进行指导训练得到,第一神经网络的层数多于第二神经网络的层数;
利用人脸识别结果判断门禁验证是否成功;
若是,完成门禁验证,并对识别对象开启门禁。
可选地,门禁验证包括进入门禁验证和/或离开门禁验证。
可选地,方法包括:
利用人脸识别结果,结合得到人脸识别结果的时间记录识别对象的行为轨迹。
可选地,完成门禁验证,并对识别对象开启门禁进一步包括:
根据人脸识别结果,获取识别对象的个人信息;其中,个人信息包含对识别对象的权限设置信息;
根据识别对象的个人信息,对识别对象开启与其权限设置信息对应的门禁。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若门禁验证失败,记录图像并发出报警信息。
可选地,第二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包括:
将人脸识别的训练样本数据输入至经训练得到的第一神经网络中,获得第一神经网络的至少一层第一中间层的输出数据;
将人脸识别的训练样本数据输入至待训练的第二神经网络中,获得第二神经网络的至少一层第二中间层的输出数据以及最终输出数据,至少一层第二中间层与至少一层第一中间层具有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70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车位防占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区域控制及防潜回管理的门禁系统